電影開頭告訴我們,主角(華特)是一個連按交友網站打招呼的按鍵都要掙扎很久的中
年男子而且對象還是公司剛新進單位的女同事(也是女主角雪柔),火車站的白日夢,電梯
裡的白日夢,聽到雪柔想去冰島就從冰島破冰出來跟雪柔對話的白日夢,從這些白日夢裡
面看到華特可以是一個幽默且擁有新鮮生活的傢伙,只是,他都在"想"。
影片進行到中段因為公司面臨轉型,實體雜誌漸漸被網路取代,又因華特得負責最後
一期出刊的雜誌封面(底片25)不見了,拿著手上的其他張底片,鼓起勇氣向雪柔協尋,
這邊算是男主角第一個突破,也換來了雪柔的善意回應,於是華特決定毅然決然前往找尋
答案(底片)的路途,這段其實有很多重點文末在說明。
影片中段至末段,就是主角靠著線索一步一步尋找底片過程,這段有個很重要的點
華特到了格陵蘭?陵格蘭? 有點搞不清楚,遇到喝醉酒的直升機駕駛,從那邊得知這駕駛
等會兒要前往可能握有底片的人(肖恩)的所在地,但由於這次行動的外在風險實在太高,
駕駛喝的爛醉,暴風雨前的寧靜,於是華特斷然拒絕了這次的行動,與此同時華特又做
起了白日夢,雪柔出現拿了把吉他唱著公司的座右銘(這邊應該很重要,但我真的忘了內
容),這股動力引領了華特上了直昇機,也是從只做白日夢轉為實際行動的轉折點。
影片結束,從轉折點後其實劇情也都猜得到了,一路上跳海、前往火山、再到喜馬
拉雅山,到真的找到肖恩,拿回底片,最後一期封面是華特這個人,也不是說劇情猜得
到就不好,只是回到這些改變的源頭,如果底片沒有不見、如果公司沒有面臨轉型、如果
雪柔沒有出現、拉回中段華特與雪柔的聊天,華特就是一個在公司做了16年的忠誠員工,
拋棄了自己對滑板的熱愛,而屈服於現實,而我們的生活是不是也一樣,倘若我們沒有
遇上這些變動,我們是不是也會陷在現實的窠臼裡,動彈不得,看完這部片反而沒有心情
比較好,反而更感到現實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