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址:http://bit.ly/1hILRPD
倫敦製片動態─英國人才擦亮「英國電影」招牌
文/林書怡
十二月中旬,「哈比人:荒谷惡龍」(Hobbit 2)人甫上片便衝上週末排行榜冠軍,將
迪士尼動畫片「冰雪奇緣」(Frozen)跟「飢餓遊戲:星火燎原」擠到第二、三名。
根據BFI 發佈的數據顯示從2003年到2010年英國電影成本回收的比例不到百分之十,
這個數據讓英國電影人喪氣,還好這十年來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一直在全球票房
亮眼,龐德系列電影也持續保持商業價值,維繫著英國電影產業界人士對於「英國
電影」這塊招牌的信心。
英國電影票房雖然充斥美國電影,但是今年金球獎的提名卻讓英國影人揚眉吐氣,摩拳
霍霍。英國本土導演史蒂夫麥昆(Steve McQueen)的「自由之心」(12 Years a Slave
)獲金球奬七項提名。最佳戲劇類、女演員各有三位受提名者是英國人才。英國電影人
對於好萊塢是又愛又恨,甚至認為像是「地心引力」(Gravity)這樣在英國製作,導演
阿方索(Alfonso Cuaron)也常駐倫敦,根本就應該被視為英國電影。
英國電影「決戰終點線」(Rush)的製作人之一安祖伊頓(Andrew Eaton)在衛報上表示
,像是「決戰終點線」這樣在英國製作,主要演員是英國演員,不過因為找了知名美國
導演朗霍華(Ron Howard)執導,便被認為是美國電影。而像「自由之心」這樣從腳本
到演員充滿美國歷史與信仰的影片,只因為導演史蒂夫麥昆的英國籍,卻被誤認為英國
電影。
伊頓認為後者這樣的概念,證明這樣的英國電影的商業價值逐漸被看重。伊頓也強調「
決戰終點線」的德國資金。英國政府這幾年採用拍片優惠、降低稅金等等方式鼓勵外國
電影拍攝團隊跟資金投入英國電影製片。複雜的資金合作關係雖然讓合拍片的行政程序
複雜,但是英國製作人伊頓認為英國製作人比美國製作人更有處理複雜國際資金的經驗
與能力。長期以來,英國以“出產”優秀演員著名,現在英國電影人不斷向國際資金
招手,從製作人開始顯出專業的製作合拍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