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半生不熟 もらとりあむタマ子】
「現在的我,並不是真正的我,人只要活著,
都在扮演著什麼角色,我在扮演著別人的時候才是最自然的模樣,
所以請給這樣的我一個新的名字吧。」
首先,這個翻譯片名挺有味道,原片名是《不上進的玉子》,
再加入了完全架空的半生不熟一詞後,讓整部電影的風格與調性輕鬆彈跳出來。
喜歡山下敦弘的青春電影的人,如果抱持著這種期望來看,基本上是不會失望,
甚至有可能跟你想像的根本一模一樣,悠閒、恬靜、充滿發條極鬆的日常,
在一片淡雅背後置放著讓人隱隱刺痛的現實輓歌。
但對於不黯這一派日系文靜風格的觀眾而言,
你要問我這部電影實際上到底拍了什麼可以端上檯面的好橋段,
靠腰還真的沒什麼咧。(跌坐)
就整體宣傳與簡介看起來,這部電影講的可能是悲劇性的「成長」。
在宅女小玉一片慵懶癱軟的混沌日子中,
我們從一些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說是硬拗到不行的改變中,
發現某種人類自古以來便擁有的谷底回春的能力。
但在我看來,這部片提點了另外一道驚愕的環節,
就是我們在面臨窘境時,容易無條件產出之「失控的正向思考」。
成日宅在家的窩囊廢,在看見雜誌上的偶像甄選公告後,突然感受到世界的再運轉;
看著女兒在家扮演窩囊廢、整整滾過兩個季節的老爸,
只是聽見他人隨口傳來的「女兒似乎有想找工作」街坊八卦後,
便感動到在餐桌前大聲應援,還送高級手錶表示歡慶。
其實人生就是那麼可悲,
當面臨無盡黑暗時,我們對於微光的定義,就自然地鬆綁許多,
有的時候我們以為擒住了一道光,回過神來才知道那是惡魔瞳孔中的倒影反射;
但人生也是那麼可愛,
當生活逐漸邁入惡性循環時,我們卻也懂得調降對生命意義的滿足條件,
讓自己不會輕易落入悲愴的結局中。
我想,這大概就是一部在講這些事情的電影。
世代只會不斷延續下去,人們的惰性也是,所以如果在更多年之後再看到這部電影,
或許會換來的「失控的正向思考」,將會遠比今日增加更多。
我自己是蠻喜歡這部電影的,
我覺得他用很輕描淡寫的態度,去觸碰被時代與社會逐漸養成的惡性,
然後用很光明的色調去拍出來,
收尾收在一個可能會讓一般觀眾詫異的地方,但我個人非常中意。
離開電影院的時候隔壁不認識的鄰人大呼小叫的說難看,
她說:「整片一直拍攝鬼打牆的畫面,直到最終也沒有把主旨交代清楚。」
我當下雖然認為這是某部分觀眾可預期的反應,但心中還是想著:
「拜託,你可能覺得你只看到一條廢柴,
但我可是看見了究極的親子愛!(還有押韻我好厲害)」
不過回家之後再沉澱了一下,
就覺得其實我根本也毋庸置疑就是那份「失控的正向思考」的最佳沉迷者之一啊!!!
我們這些失控的正向觀眾,看完電影或許會想說:「這世上有山下敦弘真好~」
但我認為山下敦弘本人應該也一直覺得:
「這世上有你們這些失控的正向觀眾才真是太好了咧!(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