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址:http://bit.ly/1n2RKYL
巴黎製片動態─2013年法國電影界的總檢討
文/王雅倫
各位看官,新年快樂!
台灣觀眾平均每年可以看到40-45部法國電影,這個相當可觀的數字讓台灣一直在全球
進口法國電影的國家中,名列前茅。法國電影成功的外銷作業和政府在文化政策上的
大力支援,也常常被其他國家視為值得取經學習的對象。但是一直不見起色的經濟危機
,和2013年電影市場的負成長,讓一向心高氣傲的法國電影界,也不得不在數字面前
低頭檢討。
有幾個重要的數據值得注意。
比起2012年,2013年進戲院看電影的觀眾整整少了5%, 不但沒有突破指標性的2億人次
,而且最賣座的前20名電影裡,勉強只有3部是法國片,其他全是好萊塢的天下,讓法國
電影的市場比例跌到33%。更嚴重的是,相較於2011年風靡世界的《逆轉人生》締造了
一千九百萬觀眾的票房紀錄,2013的法國片賣座冠軍《Les Profs(噗嚨共鮮師)》僅僅吸
引了四百萬名觀眾。這個落差,讓一度以為《逆轉人生》真的成功逆轉了法國電影入超
的命運,只能摸摸鼻子,甘心承認這部片子只是個意外。好萊塢不是一天造成的。
由於法國電影補助的年度預算,正是來自每一張電影票的稅收,進戲院看戲的觀眾人次
少,預算當然只能縮減。年產量在200部左右的法國電影,平均只有20部可以勉強收支
平衡。換句話說,90%都是賠錢的。更令人驚訝的是,所有製片預算超過一千萬歐元的
大製作;沒有一部是回本的。2013年整個電影產業的赤字已經超過4億歐元。一直打著
「文化特例」挑戰歐盟公平競爭原則,常被批評以大筆公帑變相補助法國國產電影的
法國電影部,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在1月8日,交出一份以50點具體建議來尋求提升
法國電影的市場競爭力。
這50點建議基本上鎖定兩個大的方向:製片預算的透明化和新的投資來源。
製片預算的透明化,首當其衝的,就是演員的片酬。大家也許還記得,法國重量級的男
演員Gerard Depardieu(傑哈德巴狄厄),曾經被指名片酬太高,和票房收益不成比例
而遭批評,憤而宣告要離開巴黎,申請俄羅斯國籍的新聞事件。2013年的市場再度證明
,所有以大咖為號召,明星掛牌的大型製作無不在票房上慘遭滑鐵盧,無一僥倖。而且
法國明星的片酬,又不同於好萊塢的A咖,有一定的市場行情。片酬的不透明讓投資報
酬的機制無法正常運作,使片子的市場價值和實際製片的費用脫節。而演員的片酬也常
常被膨脹,以利企劃案可以獲得更多的補助。說穿了,就是要讓資源回到電影上,而
不是集中在少數幾個演員身上。
新的投資來源指的是除了節流,當然也得開源。面臨網路時代各種新的媒體界面的產生,
傳統以來一直以實質戲院賣票抽稅來回收,並且強制要求播放電影的電視平台,將其營利
收入以固定百分比投資電影的運作方式,已經不能反應整個數位市場的真實面貌。應該
要求新的放映平台參與電影的製作和投資,不能只是坐享其成的只是放映成品。
一開年就被迫自我檢討的法國電影,倒也沒有完全被低迷的市場景氣和一項獎也沒有撈到
的金球獎完全打敗。剛剛上片,由新銳導演和兩位來自法國劇場,非偶像型的年輕演員
擔綱的《YSL(時尚大師聖羅蘭)》無論在票房和影評都有相當亮麗的成績,算是一個好兆
頭。但是法國人一向有他們自己的特殊邏輯,同樣描寫時裝大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的另一部片子還在快馬加鞭地趕拍,將在今年的坎城首映。就像之前的Chanel
傳記鬧雙胞一樣,聖羅蘭也鬧雙胞。也許這就是法國的電影補助必須檢討的原因之一:
為甚麼在不到半年之內,可以有兩部同樣主題同樣故事的電影,拿得到資源,而且要觀
眾眼睜睜地看這兩部片互相競爭, 強迫大家看熱鬧?除了法國人對聖羅蘭和Chanel的
絕對崇拜之外,實在沒有什麼合理的解釋……。
2014年法國觀眾會重新再回到電影院,支持電影嗎?開年的法國政壇好戲連連,真人實事
的總統羅曼史,結合了所有吸引觀眾的戲劇元素:政治,愛情,外遇,權力鬥爭……小三
是個美麗的女明星(而且剛好有部新片上片),總統府裡的正宮其實根本只是上一號的
小三(是個深諳媒體遊戲規則的女記者,當年也是用盡心機擠掉了生了四個孩子的元配,
而且還沒真正簽字結婚),事發之後立刻上演受到「情緒震驚」住院休養的苦肉計,不巧
外遇被抓的4天之後,是總統一年一度年初政見的記者會,國內外600名記者磨刀霍霍準備
大開戰火(將由記者聯盟的主席提出第一個問題,他已經表示,絕對不會讓大家失望……
),原來只宣布住院休息兩天的苦情正宮,記者會當天早上透過自己的媒體關係由她的
閨蜜對外放話,將無限期延長住院時間……這樣一天好幾爆的精彩劇情,連好萊塢都望塵
莫及,大家每天光興奮地看新聞都忙不過來,誰還想花錢買票進戲院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