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連奕琦的《甜蜜殺機》,腦袋裡第一時間蹦出另一個導演的名字:寧浩。
沒錯,就是那個拍出《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的大陸導演寧浩。
覺得《甜蜜殺機》就像是《瘋狂的石頭》前的習作,雛型已成尚欠火侯而已。
習作甚麼呢?當然是蓋瑞奇《兩根槍管》《偷搶拐騙》、昆汀《黑色追緝令》、
保羅海吉斯《衝擊效應》、克萊馬克思《11點14分》的那種「非線性敘事」。
看似毫無關聯的好幾組人馬,經由一連串毫不起眼的意外將命運串連在一起,
讓人眼花撩亂的快速剪接與大量分鏡,讓這種敘事充滿「拼圖遊戲」的樂趣,
我看過有人這麼畫畫,東塗西抹,畫完了都不知道在鬼畫符甚麼,
直到把畫框180度上下轉過來,你才『嘩~』的一聲為真相驚呼!
非線性敘事這種東拼一塊西拼一塊的電影敘事,也擁有相同效果!
拿它來處理充滿黑色幽默的「懸疑推理」故事,線索拼圖,再適合不過!
而且這在近十年來的台灣電影創作領域,可以說是從沒有過的新嚐試。
連奕琦說故事的能力,比起上一部《命運化妝師》有著超大跨幅的進步。
每一片拼圖裡的人物都浮光掠影地帶到各種光怪陸離的台灣社會怪現象,
有時不按牌理出牌讓人笑到快「噴尿」黑色幽默,是全新的國片觀賞經驗。
包括蘇有朋犧牲奶油形象演台腔台調的孬咖刑警,吳中天的冷面幽默,
郎祖筠變性黑道殺手與鄉土劇老大歌雷洪深情歌舞演出,都讓人驚艷!
尤其要表揚導演幫這些「既定印象」強烈的演員,雕塑新角色的用心,
跟「只會請豬哥亮演演自己」的偷懶導演比,連奕琦才算在「用」演員。
《甜蜜殺機》當然不那麼完美,畢竟跟寧浩爐火純青「瘋狂的敘事」比,
只能算習作,還有許多僅是搞笑(有時也不那麼好笑)的免洗過場角色,
可惜無法讓每個角色發噱之餘,還埋下更深的梗,最後環環相扣大引爆。
也因為如此,在眼花撩亂的黑色幽默和線索拼圖底下,結構仍有點鬆散。
「黑色幽默只是荒謬的佐料,不能成為荒謬本身,
荒謬的應該是劇情指涉的現實社會,或者人性。」
寧浩辦得到,連奕琦應該也可以努力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