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osh (007)》之銘言:
: 剛好最近去看了二輪片的「風起」,心裡有一些感覺,來這邊首發電影的心得。
: 以下有微雷,請還沒看過的朋友注意一下。
: 我記得很久以前看「螢火蟲之墓」的時候,就對大師的表現印象深刻,這次
: 年長許多,再拿風起來對照一下,更能印證了我對日本人在二戰這件事情上
: 的反應,其實可以說是跟「反戰」脫鉤的。
: 簡單來說,日本人在二戰以降的態度常受週遭國家指責,最大的原因,就是
: 他們無論在教科書上,或是許多有關的文學作品,即使是被視為反戰態度濃
: 厚的宮崎大師,但看起來就是覺得有些些輕描淡寫的態度。
: 例如螢火蟲之墓,用落難的兄妹在戰火下求生存,面對炮火的轟炸,容易讓
: 人產生一種「日本人在二戰時期好可憐哦!」的這種同情心,當然身為唯一
: 的原爆國家,日本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是軍國主義的源頭,卻很少在日
: 本相關反戰意味濃厚的作品裡出現(純以這二片大師的作品而言。一部是高
: 火田勳導,吉卜力工作室出品,一部是親自掛名導演。)
: 風起當然是有提到一些戰爭的看法,但太淡了,淡到就有如風起之後,了無
: 痕跡的感覺。片中比較像是在美化日式文化裡的「工匠精神」,為了做出完
: 美的作品,可以犧牲一切,連老婆生重病都還要她在身邊陪自己,然後為了
: 追求「完美的作品」,可以不計一切的去付出(顯示日本人追求卓越的精神
: 是非常極端的。)
: 主角即使知道軍閥要他設計出可怕的殺人器具,好像也欣然接受的一點質疑
: 自己製造出的東西會產生什麼結果的預想都沒有,頂多有說到少裝了機關槍
: 會飛得更快這類的話,讓我邊看邊覺得成為國家機器的幫兇,是否能無
: 辜的為自己製造出的軍火辯駁?(後來看了一些相關的文章,好像設計者是
: 非常的痛心自己的嘔心之作被濫用了,但電影裡似乎看不到太大的自省。)
: 有的只是一種追逐工藝極致的浪漫呀~~~
: 看完這一部片,當然就會理解日本人為何能成為世界列強的一份子,因為民
: 族性使然,但是把「二戰的產生與造成的悲劇的元兇」跟「反對戰爭」二件
: 事若有似無的切割開來,假如說宮崎大師這種被視為有反省心的日本人都表
: 現的如此了(我反而覺得有些中國人拍的日軍,倒有些特殊的視角,似乎是
: 像幫日本人平反些什麼,或是多角化的呈現戰爭的悲哀與荒謬。例如鬼子來
: 了,就別說日本能拍出類似辛德勒的名單這種程度的電影了。)
: 但看了風起,對日本人的造物精神很動容,但是對日本人的反省態度則是很失
: 望!我想這種追究二戰時期紛擾應該還會世世代代糾結在日本與鄰國的紛擾中吧?
我想《風起》不能印證日本或日本人對二戰的想法
宮崎駿作為目前知名的老番顛,每次公開發言必有爭議
在2ch早就被日本鄉民罵成「賣國賊」、「戰犯」、「在日韓人宮崎氏」
他的電影,尤其是《風起》能夠代表大多數日本人的立場??
日本的確不像德國一樣,公開反省及贖罪
我也不來扯什麼文化差異(什麼恥感文化和罪感文化),也認為日本缺乏反省
但要說宮崎駿可代表一般日人的態度,這實在是太奇怪了。
宮崎駿反戰,但絕不是什麼和平主義者
他最矛盾的地方就是反戰卻喜歡殺人的軍事武器
而這種內心矛盾的衝突感,恰恰反映在他的反戰態度和論述上
故他的反戰等同於反文明,而有一種文明自毀的傾向
宮崎駿提過,他很喜歡一本書,這本書也影響他很深
書名大概是植物種植及農耕的起源,手邊沒資料不是很確定
這是一本任何人看了都會覺得無聊的學術論著,但宮崎駿卻很喜歡
因為這本書讓他確定,日本土地在繩文時代(約14000BC~300BC)大部分被原始森林所覆蓋
大概像是風之谷的腐海或魔法公主裡的印象(我知道魔法公主在設定上不是繩文時代)
這種自然、粗野、不受拘束的大地景象,才是宮崎駿心目中的家鄉、國家
自己是繩文之子而不是日本之子
直到奈良及平安時代(8世紀後)後 因為佛教傳入及政權強化所導致的大興土木
再加上各種原因,日本的地貌被大幅改變,
自然環境逐漸被人類文明馴化成「青山綠地、小橋流水」
而這種人類文明就是宮崎駿厭惡、反對的,他曾經夢想在東京都買一大塊地,然後封鎖
住不准開發進出,就這樣等到幾千年後,看會不會讓原始密林再度出現,裏頭有各種野
獸,說不定還有日本狼!(超不切實際的夢想)
宮崎駿反戰就是反文明,要由巨神兵摧毀的那種文明
但他終究不是個反對生命的暴力份子,故在《風起》中他想強調的不是毀滅的力量,
而是生命的力量,堅強活下去的力量(生きる力),勇敢面對各種天災人禍的力量。
至於為什麼要選擇改編崛越二郎及崛辰雄的故事
我只能說這和宮崎駿的成長及內心情感有關,在此不多述
而重要的問題在於,為什麼他要在表達自己情感的電影裡去反省日本人在二戰的過錯?
就只是因為這部電影的背景放在二戰?主角是零戰的設計師崛越二郎?
老實說風起裡的二郎和現實中的崛越二郎完全是兩個人,而前者則是宮崎駿自己
我是很想看宮崎駿拍一部以真實自己為主角的作品啦!名字就取成吉卜力總書記傳好了
但我想這畢竟不可能,而《風起》的定位就是宮崎駿本人的精神自傳
我覺得他沒必要在這部片裡反省日本人的戰爭責任,事實上他也沒有
但他在片中隱晦的攻擊其實更全面,比如「日本從來都沒近代化過」
你覺得這是輕描淡寫,但在和諧日本裡恐怕是疾言厲色
「東京都宮崎氏」的口不擇言向來遠超過一般人標準、也與大多數日本人相反
他現在最為批判的就是由(無能的)政府、(貪婪的)產業、(兼具前兩者的)媒體
三位一體所統治的「資本主義消費社會」,這個詞很複雜沒關係
他在罵的就是過去及現今的日本社會,恐怕還有未來的。
這裡是電影版,我再提下另一部最近的電影《永遠的0》
我覺得《永遠的0》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宮崎駿《風起》的續作
同樣地以二戰作為背景、零戰作為主角,但視角從零戰設計者轉到駕駛員
這部作品幾乎包涵了日本人、特別是一般民眾對二戰的批判,並反省到當時由
大眾媒體所控制的輿論,以及平民百姓的戰爭狂熱,不折不扣是一部反戰片。
但跟《風起》一樣,《永遠的0》當中也有非常日本的內涵,就像你提到的,
為什麼二郎寧願犧牲妻子,也要做出完美的零戰;以及明明知道飛機是軍事武器,
卻還是答應開發,不過這跟電影結局有關,在此就不爆雷了。
最後,還是要再說一句
雖然宮崎駿被許多日本人視為國寶、吉卜力被視為聖地
但他的言論、思想從來都是少數派,或甚至連少數派都不能理解的及少數派
宮崎駿的反戰就是反文明,但他不反人類(應該啦);他的立場從來沒變過,只是
越到晚年溫和。
要說《風起》可代表日本反省二戰的態度,那等於是把宮崎駿跟日本政府劃在同
一陣線,這可是會讓宮崎氏老番顛「起肖」的,而不只「起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