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SCAR GOSE TO … 12 Years, A slave奧斯卡最佳電影《自由之心》!
我覺得,這片的黑奴選材跟主角為自由尊嚴而跑的海報,都比電影本身出色。
能拿大獎,我只能說它「贏在政治正確」!但評審啊,好題材不等於好片吶。
擁有北方自由權的中產黑人,被灌醉賣到南方為奴12年的電影,你說能怎麼拍?
膝蓋想想都知道不外乎就是在白人鞭子下忍辱負重,苦海餘生的過時八股文。
怎麼看就只是技術及格、宗旨明顯、劇情平庸、敘事流水、張力沒有、高潮闕如
四平八穩、表演一般般,好人壞人也很樣版,純粹博取同情,沒傳說中那麼神!
光靠導演從他《性愛成癮的男人》搬來那套長鏡頭特寫人物臉孔變化來裝深度。
真實感是有,卻不夠大氣磅礡,唬誰呢?怎麼也改變不了原著故事的先天不足。
尤其當漢斯季默濃重史詩配樂轟下去時,就更能看出這個電影單薄的小格局。
沒睡著得感謝導演在每個哈欠點都不忘拖個黑人出去鞭到皮開肉綻,嚇醒人!
這跟把勾著花籃的斷臂硬湊到你眼前,逼人買玉蘭花的推銷,有甚麼兩樣?
畫面時刻提醒人:你看我們黑奴多慘啊!你還不快哭?你有沒有人性吶你!
(茄耶!老子有需要買你這種單嗎?)
同樣蓄奴年代/黑鬼人權電影,昆汀《決殺令》用江湖快意恩仇的戲謔來宣洩,
《姐妹》則是用女性自立自強的手帕情誼,來跟時代扭曲的價值觀奮戰。
偏偏這齣沒慷慨激昂的翻桌英雄,只有為求絕處逢生只能把頭低下來的狗熊,
主角也瞭「安全第一」活著才有希望,也因此搞得很壓抑,而且最後~還沒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