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我也不知道這部片我到底能打什麼心得,
因為整部片118mins,
我從開頭哭到片尾。
不誇張,我隔壁同學每次轉頭回來看到我的臉都在哭。
幸好沒畫眼線看電影。QQ
以下會分為:
1. 官方劇情簡介及角色
2. 純粹電影的劇情討論(或多或少會有點政治,不喜談論就左轉離開吧。)
3. 小小關於政治的心得(如果不想看政治討論,可以跳離此塊)
接下來內文可能有點冗長,先提提我個人的結論:
如果你想看爽片或是英雄片 →對不起你還是不要花這筆錢
如果你平常不接觸政治而且不能理解這種手段 →也許你看完會有些許改變
如果你平常有在關心社會議題卻不曾參與 →也許你會因此開始變得熱血
如果你平常熱衷於參與社會運動且知道這個事件→帶個兩包面紙進電影院吧
劇情簡介(from開眼電影http://www.atmovies.com.tw/movie/frtw56355558/):
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由李烈和葉如芬監製,黃健瑋、謝欣穎、張少懷聯合主演 ,講
述「白米炸彈客」楊儒門的故事。
台灣以農立國,短視麻木的政府長期以來卻犧牲農業,勾結財團與地方勢力,追求短期經
濟利益的發展。為了喚醒官員和人民的冷漠,來自彰化二林的農家子弟,秘密製作、放置
17枚「炸彈」,地點遍布台北各地,引發各界震驚!媒體稱他「白米炸彈客」,他是楊儒
門。
楊儒門從小與阿公阿嬤在彰化務農,農田對他們來說是這一生僅有的財產,也是世代不變
的信仰。然而,政府為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哄騙農民休耕,原本賴以為生的農田變成政
客與財團交易的籌碼,綠油油的良田沃土變工業區。楊儒門看著艱苦一輩子的祖父母,到
頭來一無所有。
他投書各大媒體,希望藉由媒體的力量報導台灣農民的困境,卻屢屢石沉大海。他奔走拜
訪各級政府,又處處碰壁,被官僚體系相互踢皮球、推卸責任。體制內的改變已然無望,
楊儒門知道,唯有革命,才能為台灣的農業找到未來。
延伸閱讀(獨立評論@天下):【周二專欄】胡慕情:從白米炸彈客開始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7/article/1195
「透過本片,我最想表達的,不是只有楊儒門的見解,也有我的意見在內:現今社會是由
少數人操控,當有人裹足不前,就會被說破壞秩序,問題是,秩序又是誰給的?這是我自
己的心聲,這算不算公民意識?如果你覺得是,它就是,我比較覺得它是一種獨立思考的
能力。我沒有將楊儒門英雄化的意圖,因為我不崇拜任何英雄,但楊儒門在我眼中,是個
浪漫的人……透過美學手法將這個人浪漫化,是有的,我絕對相信他是個浪漫的人。在江
湖行走,誰沒有被欺負過?他要起而行,要做到才甘休,正因為滿懷浪漫和一股傻勁。所
以在我眼裡,他是個浪漫的人。」——導演卓立
引用自 江湖在哪裡?專訪《白米炸彈客》導演卓立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440/34402114/
老實說,
有時候我會覺得電影旁白的陳述或多或少會影響入戲的狀態,
很不巧我個人對於這部旁白,有絕大部分都是出戲的狀態。
雖然我覺得有點像唸課文,不過在某些人眼裡可能是農民純樸的樣貌詮釋。
(然後在寫影評這段時間反覆聽了預告的旁白後,又覺得還好了。QQ)
然後關於劇情的部分,雖然很難不提到政治,
但我盡可能努力純論此片的劇情。
此外,由於絕大部分的時間我都有點瀕臨神經崩潰的狀態,
可能有些台詞就記不太清楚了。請見諒。
↓以下有雷↓
一、關於劇情主軸
A. 鋪陳:農業及角色的背景
1. 角色背景留待後面再做討論,但總體來說我覺得角色的塑造蠻成功的,
我並不覺得這片英雄化了楊儒門,也不覺得楊儒門應該被英雄化,
在我心中,白米炸彈客的出現是歷史的悲劇。
2. 政策的衝擊
a. 簡單描述了農民對於主修農業的李登輝總統上任後,農業困境沒被解決的不滿。
b. 加入WTO的衝擊
3. 年輕人不得不出走鄉村 及 社會壓力
「留在鄉下沒有用」、「誰像你一樣都在顧路」、「年輕人就該去打拼」,
其實我在成長的路程裡的確很常聽到這種話。
某個層面我覺得這牽涉到資源分配的問題,可是更多時候需要去思考的是:
我們的社會的確需要這樣的改變嗎?
我們的所作所為應該是需要別人評價或我們有資格評論別人的人生嗎?
誠如片中所提到的(白米炸彈客已是多年前閱讀,恕我無法憑記憶引用其中內容),
臺灣農業其實自給自足。
可是為了某些國際趨勢的改變,我們需要產業轉型、簽訂雙邊條約,
然後呢?
當政者對於國內的產業衝擊不是不聞不問,就是隨意拿錢試圖搪塞過去。
B. 承接:接踵而來的種種事件及無可奈何
1. 傾倒汙泥與恐嚇
老實說我一看到那一幕,就想起大埔阿嬤自殺的事,
收成前的農田被怪手強行開入,如此惡劣的行為來自民選的代表。
一個畢生奉獻給農田的老人那種近乎絕望的妥協著說:
「咱的田,他們要就給他們吧。」
2. 青梅竹馬的尷尬身分
3. 死囝子的死
4. 工業化的悲劇卻被因報導失焦
「一個小孩子跌進工業區丟棄廢土所挖的洞淹死,跟隔代教養有什麼關係?」
很遺憾的是,這樣的事情依然還在發生。
而我猜想這部分也呼應過去跌進水溝只要拍拍汙泥爬起來就能解決的畫面。
我們絕大多數的時間,都還在忍受這樣的事情發生,
也誠如那個當下楊儒門(黃建瑋)對於女老師的發言回應:
「只會在這邊說,妳又做了什麼?」
我們或多或少都忍受著不平等或是不合理的對待,無論是求學過程甚或工作等,
但是講幹話歸講幹話,黑特文發一發隔天又繼續忍受著一樣的事情發生。
因為我們有工作我們有經濟壓力,我們不得不低頭,低著低著,
一不小心就連怎麼抬頭換氣都忘了。
5. 法定程序內的陳情毫無用處
如果我們所謂的訴求管道事實上形同虛設,我們又該尋求什麼樣的方式解決困境?
(這部分想提一些社會議題,請讓我後延。)
C. 轉捩點:如果想要什麼,就一定得犧牲什麼
如果實質上要說什麼轉捩點的話,我覺得是被催收貸款的時候。
「與其找我們這些小戶,你更應該去找那些董欸收回貸款啊。」
「啊那些董欸跟上頭都是一起的,我哪有辦法。」
那種底層人民的生計因為官商勾結、各種沒有配套的改革變得困難,
又加上各種體制內的求助無門,
漸漸地推疊在一起引爆。
D. 結尾:故事並沒有結束
我正在尋找
尋找上帝開啟的一扇窗
一扇農民的未來
孩童的希望
如果你知道在哪
請告訴我
——楊儒門,〈我正在尋找〉
我這篇斷斷續續打好久其實我好想偷懶喔。Q_Q
以紀錄片電影來說,其實手法已經算不錯了。
硬要雞蛋裡挑骨頭,就是可能當初想寫進去的社會議題太多了,多到以這樣的篇幅
其實是有點不堪負荷的。可是也就因為每個小小的細節裡都隱含了社會問題,以至
於更能去探討我們所面對的這個困境。
二、角色及演員
A. 楊儒門/黃健瑋
很有鄉土味。(誇獎意味)
在於角色掙扎的時候,這部片的處理方式是藉由主角與其內心對話,
在掙扎的過程裡其實你可以感覺的出來一個純樸的農村孩子有多麼逼不得已,
我覺得我沒辦法多花篇幅去討論這個角色,因為討論多了自然無法掩蓋我對這個角色
原先有的期待與珍惜,進而會使整個形象被我過分高估,所以我就寫到這了。
(真的不是寫太久開始偷懶。)
B. 攪和角/謝欣穎
這個角色就是定位有點尷尬,不是說演得不好或是有這樣一個角色不好,
應該說是這個角色的形象很鮮明,雖然鮮明卻又好像可有可無,
有時候覺得重要的時候,這條劇情卻又忽然結束;而在時間軸中又會忽然出現帶出
下一段劇情。
咩舉克(誤)
不過這個角色,其實是我覺得跟一般大眾最相像的角色。
她有現實的考量、有要顧及的人事物,面對一個他者決定起身反抗社會時會嫉妒,
而且明知體制內的手段毫無意義卻又要求別人「你做事要有方法」。
雖然很無奈也有點過份,但不可否認的是,
多數口口聲聲說自己關心社會議題的人都是這樣的。
C. 死囝仔
這是這整部片裡我最深愛的角色。我不想談,對這片有興趣的人自然會懂。
三、最後,在進入政治話題前附上新詩:楊儒門,〈我正在尋找〉
我正在尋找
尋找泥土的記憶、幼時的童年
蝴蝶翩翩飛舞,伴我走過
甘蔗、稻田、葡萄園
盡情浪費生命美好的時光
我正在尋找
尋找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汲汲營營於利、名、權
清清白白的來
帶著滿身污穢與沉淪離去
走這一遭,究竟是為了什麼
我正在尋找
尋找明天的方向、尋找無根浮萍的落腳處
努力擺脫
鄙視、冷漠、眼淚的追逐
漫漫長夜,只有孤獨陪伴著我
我正在尋找
尋找自我認同
在料羅的沙灘上,翻滾、奔跑
在東引的自然裡,漫步、魚游
大腳一踹,踢中人生道路上的兩粒尖石
流血、沮喪
我正在尋找
尋找風的訊息
收攏翅膀,站在岬角
當呼喚聲來臨時,我將誤別最愛
躍入滾滾濁世
我正在尋找
尋找真理的足跡,尋找勇氣的泉源
黑暗籠罩大地
貧窮、貪婪、階級
在泛紅的夜空中
流竄、橫行
我正在尋找
尋找理想萌芽的裂土處
冷清的街道,飄落毛毛雨
緊閉的心扉、堅定的步伐
走向隱身在叢草間的不平吶喊
我正在尋找
尋找上帝開啟的一扇窗
一扇農民的未來
孩童的希望
如果你知道在哪
請告訴我
然後,雖然我很想談談一點政治話題及意識,
但我已經累到不知道自己在打什麼了,
有機會再來補上順便對內文做點編輯吧……
謝謝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