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完整版http://bit.ly/1lwOFAw
(以下開始有雷)
近來的電影(或者說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大多有著分類的概念,而這些分類模式又有以
下差異:
※分類卻無太大差異→膾炙人口的《哈利波特》系列,一開始就將新生們分類進入四個不
同學院,但這四個學院的學生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有歷史上的定位有些許不同(例
如史萊哲林是佛地魔出身的學院,讓人普遍認為黑巫師都是從這學院出身。但也不代表從
這邊出身就都是壞人,不然早把這學院廢了不就天下太平了嗎)。
※分類有差異但互不相關→由知名動畫改編的《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其世界版圖由
代表四個元素的大國組成。各自的人民擁有不同操控元素的技能,但彼此間並無太大相關
,只有在國與國間互起干戈時才有接觸。(話說這好好的故事交到導演奈沙馬蘭手上,我
想應該已經落到續集胎死腹中的結局了)
※分類且各司其職→即為《分歧者》的分類模式,人民依照性格與能力分成五大派,而這
五大派在同一個世界中能力和性格皆互補,共同維持社會秩序的穩定。
當然《分歧者》還有兩個重要的設定:在派系之上的執政黨,以及派系之下的無派系者。
有執政黨的存在代表會有輪替,或者更激烈的政變,而無派系者則是證明這樣的烏托邦並
不是完美的制度。這時主角就得挺身而出阻止政變,並拯救無派系者,最後大概會來個打
破派系隔閡的結局吧。(欸冷沒看小說,純屬推測)
而城牆內的世界也是近來很流行的劇情設定。《環太平洋》中的政府棄置賊鷗計畫,轉而
蓋起高牆阻止怪獸入侵;目前火紅漫畫《進擊的巨人》中,人民在城牆內生活以抵禦巨人
的騷擾,直到巨人摧毀城牆,再次打破人類安逸的生活。而《分歧者》中也是存在著高牆
,但在這一集還未有太多解釋,只有一幕主角問到牆外的世界是如何,但連博學多聞的博
學派也一知半解。結局的火車開往城牆,代表應該會在下一集有更多牆外的探索。
《分歧者》有「分類」和「城牆」這兩個熱門的設定,所以很難不被這電影給吸引。
我們很喜歡被分類,這點絕對無法否認,從我們對於星座、生肖、心理測驗等等的熱衷程
度就可以知道。但同時我們又希望自己是獨一無而的個體,這說起來實在是頗矛盾。《分
歧者》這樣的劇情設定可以一次滿足我們的心理缺陷:我們追求與眾不同,卻也接受異中
求同。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擁有五個派系中的獨特性格,所以分派系就等於是拆解了一個人。
認為分門別類才夠獨特,並且完全隔離讓各派系完成屬於自己的工作,甚至將「派系勝於
血親」奉為圭臬,這樣才是真正的違反人性。
高牆代表著政府、權力、欺騙、控制、創造無知,人民在圍牆內安逸生活,相信眼前的制
度絕對合理。直到有人站出來挑戰制度和權威,才漸漸敲醒沉睡的人們,進而推翻。高牆
的設定在近來動盪不安的社會上,更是突顯出我們的困境,尤其在太陽花學運剛結束的此
時更是有共鳴。同樣的,這也只是序幕。
此部片的重點集中在無畏派的訓練過程,中間有許多測驗讓劇情變的不那麼鬆散,看電影
時會為碧翠絲會不會被當掉而緊張,加上優秀的配樂選歌,觀影氣氛是相當到位的。至於
其他派別的戲分,要嘛就是續集的伏筆,要嘛就是註定被忽略。結尾沒有特別的伏筆,但
片中許多未揭曉的謎的確會讓人期待續集。
《分歧者》說來並沒有特別精彩,欸冷也覺得沒有向外界說的這麼像《飢餓遊戲》。如果
以兩系列的第一集來說,《分歧者》是為了隱藏自己身分而奮鬥,在結尾時揭露政變,進
而埋下對抗體制的伏筆。而《飢餓遊戲》則是被迫參加遊戲,最後也的確僥倖的活了下來
(我是覺得超級僥倖,至少電影是如此),而要推翻的是政府以及生存遊戲,這部分也到
第二集《飢餓遊戲:星火燎原》才開始醞釀。
真要說很像,大概都是有看似柔弱、但卻很堅強的女性主角,以及都加入一些純愛元素。
欸冷對雪琳伍德莉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兩年前的《繼承人生》,那時候真的覺得他是位大正
妹,但兩年後的他怎麼會差這麼多?!不知道是真的變老變胖了,還是得罪到攝影師,在
電影中的他和《繼承人生》的時候實在無法做聯想。甚至在最後的恐懼測驗,4號撩起他
的衣服時居然看到一坨腰間肉,而且很明顯並不是褲子太緊…看到這裡時實在忍不住笑了
出來,怎麼沒有人在後製時幫他處理一下啊…
"我是這裡最弱的。"
"那代表你會是進步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