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電影以後我花了一些時間想:要不要作一個寬容的讀者去讚揚它的優點?還是要用
嚴厲的高標準來挑剔它的缺點?
想了想我還是決定去多看它的優點。也許就因為導演夠誠實。
(附帶一提 我還沒有去看原書)
== 以下有雷 ==
爆雷開始
導演是很貪心在一部電影裡放了好多的主題
家人相處的疏離與和解、疾病 與死亡、大歷史 (國共 日本與原住民)
家/回老家、主要角色的情感關係
旅行:追尋或逃避
以 "作菜" 這個片中重要的脈絡來比喻,就像是放了過多性質強烈的材料,
所以在剪接上的確造成了許多段落轉換時落差很大的影響。
可以想像許多觀眾不喜歡這樣的剪接(板上也有人表達過了)
可是,如果不這樣剪接,兩個小時真得很難塞得完這些主題啊。
在取捨的時候 如果我是導演 我會願意放棄主題
還是放棄一些不容易取悅的觀眾呢? (期待看到傳說中的三小時版XD)
跟其他公路電影比較,本片用了什麼樣的敘事節奏?
隨著 “現在”時間的推進和地點的變化,來帶出李銘(劇中導演)的回憶。因為回憶是跳
躍的,所以在電影裡的敘事也會是跳躍的。你可以要求導演把說故事的技巧練好,但不能
要求導演 "你不要那麼悶騷、內心糾結複雜愛到深處無怨尤"。
然後接下來我想很多讀者都有同感是自己有類似經驗或心中有傷口的人會特別有共鳴。
當然我很希望很多人都過著無憂無慮的童年少年然後跟父母家人相處起來都沒有什麼隔閡
誤會未達成的期待或者無法跨越的傷口,但無奈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那麼快樂平順的
人生。
所以這部電影對我來說是 以旅遊和追尋為外表
去包裝 "面對自己正視傷口 與家人和好 和自己和好" 的療傷過程
把自己的故事搬上電影商業放映是需要勇氣的。
覺得沒交代完的地方: 謝呈全的愛情/婚姻關係
印象中謝在電影裡最後的畫面是在蘭嶼送機 好像沒有解釋到
謝最後選擇了什麼 內心有什麼改變或決定
另外,我猜小太陽(林辰唏)的段落是被剪掉了,因此導演要騎機車去山洞找謝的時候,
小太陽說你們兩個都是好人(一次發兩張好人卡)就顯得突兀。
(可以請導演下次如果要作三角戀的話就專心作好嗎 阿糟糕我沒有看愛的發聲練習 還是
閉嘴好了)
然後…
小小孩拿著照片說 "中國的老家都是個到不了的地方" 這樣的台詞太文藝?
拿著苦瓜當飛船讓它飛出去太超脫現實?
呃,如果你身邊多認識幾個夠瘋狂的文青朋友,可能會覺得這些都還可以接受啦。
Bug/疑問區
預告片剪得太像一場青春愛情電影 完全就掩蓋了本片是悶騷資深文青"與自己和好"的糾
結心路歷程
不懂為何飛官的軍便服穿起了海軍的顏色
劇中導演2005年就在用可以滑的手機,他必定是走在潮流的尖端。 軍官的舞會中那支小
DC數位相機 板上有人提過了
張本瑜演媽媽真的太年輕了
真實世界中的李鼎花了半年去旅行,而電影中能呈現出來的時間軸相對短很多,可能是兩
三週的事。因此電影中頻頻打上幾月幾日這種"經過了多少時間"的描述對我來說很打擾。
不能期待每個觀眾都是寬容而且內心糾結的悶騷貨啊
導演對於目標觀眾群的設定與想像能不能去合理化說故事技巧和主題太多的困境......
嗯,就留給大家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