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rcom ( 詩與電影 )》之銘言:
: 國片錯的地方實在太多,族繁不及備載,
: 而錯的最大的地方,就是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 還一直批評觀眾。
: 觀眾要的也不多,既不要你片片驚喜,又不要你片片鉅資,
: 只不過想要點勞動之餘能忘懷煩憂罷了,
如果是單純這點 其實這幾年有蠻多片都做到了 是你沒去看而已
事實上近幾年的國片偏小品解憂的比例還有點太多呢
蔡明亮類(?)的電影反而少了
: 國片不但做不到,還批評觀眾,簡直無可救藥。
我怎麼看到比較多的是很勤跑映後 感謝觀眾的導演??
批評觀眾的如果是少數導演
請勿以偏概全 也不需特別在這邊提
: 好萊塢片的確世俗,的確商業化,但它娛樂足,
: 難不成觀眾花錢進場還得搞懂一堆文青鏡頭哲理?
你給個例子是你花錢進場還得搞懂文青鏡頭的好嗎?
還是都是你在講講 很久沒發生了??
: 搞不清楚狀況~
: 好萊塢的商業片,事實上文藝成份非常厚實,
變4厚在哪?為了賺大陸奶粉錢還不是可以有兩公尺高的舒化奶??
: 懂得看的人早就看出來,只有國片工作者沉迷在自嗨式的個人文藝,
: 講的不是藝術語言,而是個人的夢囈,碎碎念個不停,
: 還以為這就是藝術。
近幾年來我個人比較欣賞的國片
早就不是以前那種自嗨式的 而是具有某些意義的
逆光飛翔 變身 愛 阿嬤 總舖師 kano 都是瑕不掩瑜會讓我常回想到片段的好片
這些片大多有些身在台灣才懂的點 離開了台灣基本上很難賣
他們或多或少受限於製作成本有些缺陷
但我不覺得這些是個人式的碎念...
: 猩球崛起這種片是標準的商業片,但劇中猩猩的動作,卻來自舞台劇,
: 若沒有深厚的舞台劇涵養,只是模仿真正猩猩的動作,其實並不好看,
: 畢竟電影是給人類看,而不是猩猩,
我想沒有人是要拍給猩猩看
不過我可以很肯定的是也蠻多導演不是想拍給你看~~
: 像不像猩猩,是以現代觀眾的標準,而不是猩猩的標準。
: 事實上,最後這一句的觀念,國片業可能要等十幾年才能領悟吧?
以你的觀念 也可能要等幾十年才會醒悟很多導演在做甚麼吧?
你還停在"好萊塢就是讚 商業片就是讚"的思維裡~~
國片導演還是有群人想的是 要怎麼把對社會的觀察和批評 融入所拍的片
至於票房 就只能盡力 畢竟他們手上的資源並不算豐富~
如果只要錢 他們多拍些類大尾的片就好了...
豬哥亮一年才一部 要多當幾次主角也還可行阿
我覺得國片最大的狀況還是來自於產量太小、良莠不齊很嚴重
我看完大尾和犀利 是沿路髒話走出場的
(BTW如果有人去年看完大尾今年還再被大稻埕騙一次那真的挺蠢)
但他們票房就不錯啊 就是有人買單
我幹醮完畢也漸漸接受了台灣就是有一大塊這樣的觀眾市場的事實
===
最後補一個剛好看到趙德胤導演受訪說的~~
「走進DVD出租店,世界上有這麼多好電影,根本不少我一個。
是我自己需要拍電影來抒發,我的故事,家人的故事,只有我能說得出來。」
對於諸如此類的導演
我的動作是 深感佩服~~然後挑好片進場觀賞~~
最不需要的...就是由你來教他們甚麼是商業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