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ilentpower (我這個人,一向以真誠待人)》之銘言:
: 原文吃光光
: 覺得原po把丹中尉的自尊和身殘後自卑,以及對阿甘又愛又恨的心情說的很貼切
: 但我想幫女主角說一下話,說他年少不更事太忽略了他其實作為另一視角的重要性
: 先從改編這件事說起
: 其實本片的原著是被歸類為「諷刺」小說的文本
: 從阿甘一個「智能不足」者的眼光去詮釋美國自貓王年代歷經嘻皮、太空競賽、越戰
: 水門案、甚至蘋果崛起的歷史,(書問世都超過二十年了,希望這不算雷)其實原著
: 更誇張,阿甘還跟人猿上過太空、去西幾內亞叢林探險、和從政。其實作者是阿甘
: 這個非常「中性」的視角詮釋美國當代歷史變化
: 但導演的風格和影帝的演繹印象太過強烈,(我認為)再加上片頭片尾那撮風來飛去的毛
: 一配上感人溫馨的配樂(喔,再加上讓人爆淚的阿甘媽媽那個「人生是一盒巧克力...」)
: ,看完電影實在是很難讓人不身心暢快、心懷勵志。
: 女主角其實代表的是比較批判性的視角,不那麼勵志,也比較「正常」。
: 仔細看看,女主角所佔的戲份不下阿甘,導演把她擺的那麼重,意在言外。青春期的逃
: 離家暴老爸、迷惘於性與毒品...電影每每敘述一下阿甘就要切回女主角的近況(而且她
: 看起來總是很慘)。如果阿甘是影片敘事的「中性」、「勵志」視角,女主角的戲就象徵
: 了「負面」或是更貼近「真實」的那一部份。
: 如:當阿甘開始從軍要去越南前,去看女主角脫光光帶著一把吉他在酒吧唱歌,唱的
: blowing in the wind,仿效的就是Joan Baez的民謠風範 & Bob Dylan的反戰理念;女主角
: 的嘻皮生活,反映了當時年輕人追求精神自由和性解放的風潮。
: 阿甘是刻意被「中性化」和「勵志化」的客觀視角,他就是隨遇而安又活的很好,智能不
: 足的設定讓他不需要對歷史做決斷,就連唯一一次當他被推上台發表對越戰的感想時,
: 劇情也安排因為麥克風被消音而什麼都聽不到(當然對照同僚戰死的畫面仍歷歷在目,導
: 演的態度也不言而喻了)。相較之下,女主角珍妮是真正承受這一切的人,是真正那一代
: 美國人的寫照,想要逃脫保守的家庭、目睹改革派的JFK被刺殺,反對越戰,阿甘正傳的
: 背景就是美國社會和文化最風起雲湧的時代,在這之前,美國社會保守的令人窒息:有色
: 人種是次等公民、共產左派思想是萬惡之源,年輕人不想被送上遠在他方的叢林戰場為了
: 莫名的意識型態入侵他國家園而死。珍妮的苦悶和掙扎其實很真實。
: 回到劇情,女主角和阿甘從小命運相連,是鎮上唯一不排斥阿甘的孩子,但是說女主角
: 沒有因為的阿甘的智能不足而不接受他的愛...也不盡然。珍妮一直認為阿甘單純純潔的
: 不懂她的理想,但是過境千帆又不知到底要什麼。阿甘一路癡情到底、一直認定珍妮
: ,永遠等著她。而最後珍妮也不過很施捨式的給他一晚的溫存。說珍妮善良、喜歡阿甘,
: 我想一定是的,但說她真的毫無保留的愛阿甘......本戲的聖母是設定給阿甘媽媽的。
: 珍妮最後死於愛滋病,很切合八零年代此病「問世」時造成的巨大新聞震撼。說天遣或年
: 輕荒淫的報應實在太過沈重。阿甘的樂觀、無私、單純是那麼不可思議,珍妮其實比較像
: 平凡的我們,曾經年輕,那麼的不安現狀,滿懷理想又一再挫敗,明明知道最愛自己的人
: 是誰,卻又刻意蹉跎。
對於丹中尉在被炸到雙腿都斷掉躺在醫院上的畫面感到十分震驚。
好萊塢的片可以逼真到截肢如此呈現,
一直在想到底是不是真的丹中尉一開始就沒雙腿...
於是研究一開始丹中尉出現的片段發現畫面都只有帶到上半身,
從一開始跟阿甘還有他的好友巴布講話走到茅廁這一段路上都是。
http://ppt.cc/id-v
最多就露出這樣,沒有全身入鏡。
在越南行軍時,帶頭的丹中尉有露臉加身體(不是替身的狀況下)
http://ppt.cc/g9fD
一直到爬行都是一鏡,最多就爬到這邊鏡頭就轉掉了。
http://ppt.cc/Dlzn
然後斷腿後就出現不少全身入鏡的畫面。
http://ppt.cc/JLfV
http://ppt.cc/6L9d
所以演員一開始沒有雙腿了?實在好驚訝...
不知道電影運鏡拍攝討論可不可以Po在這邊?
小弟對於過去電影拍攝手法很有興趣,
像是主角站在鏡子前面,為何攝影機不會入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