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好讀版:http://blog.roodo.com/hideforever/archives/29890763.html
紀錄片「莎拉波莉家庭詩篇」的(Stories We Tell)
主題是導演家族內部的過去。這一家不是名門望族,
也沒什麼傲人的光榮事蹟,要說這家子的故事曲折離
奇嘛,似乎是有一些,但正如片中一位受訪的親友所
言:「到底有誰會在乎他們家的事?」比起觀眾,他
們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人物,家庭故事拍成紀錄片似
乎也有些小題大作。話雖如此,導演莎拉波莉(Sarah
Polley)以這部100分鐘的影片一步步挖掘家人的記憶
和自己的身世,藉由極富巧思的敘事技巧維持著觀眾
的興趣和好奇心,讓我興致勃勃看完整部片之後,不
禁這麼讚嘆她是如何做到的。
莎拉波莉是加拿大的女演員、導演和編劇,在表演工
作上她可以盡情想像他人的生活,扮演成別人,但是
每個人終究都希望能有個確實的身分,莎拉波莉一直
懷疑自己的身世,從小她就常被別人開玩笑,說她長
得一點都不像爸爸。這次她拿起攝影機對著家人,開
始追尋自己的身世,這樣看似大費周章的舉動彷彿在
證明她是鼓起了多大的勇氣來面對和接受接下來的事
實。
紀錄片從莎拉波莉的母親黛安開始,眾親友一一描述
記憶中對她的印象,影片只打出這些受訪的親友的名
字,沒有向觀眾介紹他們的身分,後來我們會發現這
是莎拉波利埋下的伏筆。從一張一張舊照片和家庭錄
影帶裡,我們發現黛安是個討人喜愛的女人,她是舞
台劇演員,個性熱情開朗,充滿活力,一舉一動都率
真而為,毫不扭捏作態,笑起來尤其迷人。這樣一個
充滿魅力的女人是這部紀錄片一開始吸引觀眾目光的
原因,把她呈現得如此迷人也是莎拉波利對母親最美
好的禮讚。
眾親友雖然都同意黛安充滿魅力,但也有一些矛盾的
意見,有人說她不隱藏自己,有人說她只是將情緒藏
在深處,紀錄片此時開始向觀眾揭露這件事:人的記
憶的不可靠造成事件詮釋的延伸和歧異,而這家子的
故事越往下說越是如此。
影片接著繼續拋出讓觀眾對這個家庭故事產生興趣的
誘餌。莎拉波利的父母熱戀後逐漸降溫,黛安遠赴蒙
特婁參加劇團演出後,相隔兩地讓兩人重拾熱情,40
幾歲的黛安成了高齡產婦,懷上了莎拉波利。幾年後
,黛安去世,小女兒莎拉波利成了父親度過喪妻之痛
的慰藉,只是孩子長得越大,越多人說他不像爸爸,
也許這是句玩笑話,但也有幾分真實的懷疑成分。所
有的矛頭指向當時在蒙特婁表演的母親黛安,但逝者
已矣,莎拉波利沒辦法向母親問個明白,只能藉眾人
之口來拼湊一份自己身世的「真實」。
至於莎拉波利的身世到底為何我就不接著說下去,留
待觀眾自己跟著她的腳步去挖掘。我要說的只是,在
真實的紀錄片、超八影像和訪談回憶之間,莎拉波利
建構了一個看似可信,但又像虛構的空間,每個畫面
與說詞都言之鑿鑿,充滿說服力,但越往影片後頭看
下去,會發現莎拉波利有計畫地在告訴我們記憶的不
可信,重建過去的不可能,以及最後她對自己這項紀
錄片拍攝行動的反思:究竟她試著重構過去是為了什
麼?她用眾人的回憶和影像建構過去的歷史和自己的
身世,但最後也以這些來解構一切。「莎拉波莉家庭
詩篇」不只是一部平凡家庭的紀錄片,它除了有充滿
吸引力、匠心獨運的敘事技巧,更難能可貴的是呈現
了紀錄者內省的哲思與反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