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打鐵趁熱的去看了這部電影。
記得是高中那個年代,突然有一陣子班上風靡九把刀的小說,
大家輪流的看完了《那些年》、《打噴嚏》、《月老》、《等一個咖啡》、
《愛情,兩好三壞》還有都市恐怖病系列。
流暢易讀、熱血、愛情、青春,九把刀的文字讓我們暫時忘卻課業上的壓力,
那是他還沒被稱作「刀大」的時候,我也從不認為自己是個九把刀迷,
我只記得,看完每本書後那種滿足的感覺,像是自己也能在不久的將來經歷這些歲月。
我承認九把刀是一個會說故事的人,而且很努力的說給你聽。
時光荏苒(笑)
多年後我其實已經將大部分的細節忘光,對於《等一個人咖啡》也是,
只依稀記得是個不錯的故事,
因此昨日我幾乎是帶著被淘空的記憶去看這部片。
=====前言結束=====
由於沒有預設什麼立場,加上幾乎忘光,
對這部片的新鮮感應該跟沒看過原著的人差不多,
所以同樣的對於片中角色總感到很陌生(後來才發現其實有相當大幅度的更動),
也對於電影特別的梗(如黑道大哥的戲中戲還有敲磚頭女跟香腸豆花)感到不解,
在不斷對自己疑惑說「我真的有為這些點感動過嗎」的同時,
一邊感受電影中角色的溫度。
剛看完的印象是不錯的,在我心中有超過《那些年》的電影版,
(但同樣的,我看《那些年》的原著也是在高中的時候orz)
然後在剛剛深夜,重新看完了一次小說。
在兩個版本都還印象清晰的現在,
我想我可以理解這部電影在書迷心中的落差,
以及在只看電影版本的觀眾心中的模樣。
比起《那些年》的電影,九把刀在這部電影所進行的再創作元素更高。
他更加濃縮了主線,將原作豐富的配角群簡化,
甚至竄改了人物之間的關係,將最末的結局譜出新曲。
保留了30%的書中記憶,去和70%現今,融合。
無疑地,這個故事是從思螢的單戀開始,
在咖啡店打工,有一個有故事的老闆娘,有一個神祕又聰明的同事阿不思,
然後是阿拓。
書中的阿拓是靈魂人物,他不僅僅是他本身,他的所有朋友也同時反映出阿拓的一面,
電影中的阿拓是個暖男,他看見思螢的勇氣,並且和她一起經歷她生活的點滴。
書中的場景在新竹,電影的場景在台北,
書中的感情線有雙線,電影中的感情線像是單向道,
書中的思螢男孩子氣但體貼,電影中的思螢比較像個傻大姐
書中思螢的單戀持續了很久,電影裡好像霎那轉換的有點快......
這些差異不勝枚舉,(←吐嘈一下要比還是可以一一列表啦,只是我懶)
但我同樣認為這兩個故事是不錯的故事。
當然,再看完一次小說,我還是比較喜歡小說啦XD
也推薦看過電影的人去看看小說(官網上就有了)
可以看到比較完整的阿拓,更加喜歡這個角色。
還有那層比較深層的喜歡的表達方式,
那更為貼近都曾為愛情猶疑或不擅表達的歲月。
小說看完有回想起當年對於思螢感情線的頓悟...,
好像比較有成長的感覺(笑)
但電影的選角真的還不錯,至少我認為男女主角都非常討喜,
是看著看著會心情好,想要為他們加油的那種。
阿不思跟老闆娘的部分稍微可惜,
如果戲份可以打到某些點的話,應該可以更鮮活,
配角的暴哥非常畫龍點睛,加上和金刀嬸湊成對,
好像也是有趣的番外篇。
電影中一再強調的主軸,即是每一個人,都在等那麼一個人。
而這點,在小說出版的2004年,到電影上映的2014年,
抑或是多少個10年,都不會改變的吧。
只是我們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努力著,
或許被看見,或許不被看見,
但看了他們努力的樣子,還是不免露出微笑,
感受這點愛情的純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