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設立外語片獎項的目的主要提高世界各地觀眾對奧斯卡的注意,只要滿足
當年度的放映場次,製作團隊大多來自出品國就可以了,外語片主要是頒給該片
的導演,趙德胤導演有台灣國籍,技術也是在台灣培養的,在規定方面,冰毒代
表台灣角逐是沒有問題的。
以題材而言,奧斯卡評審口味介於主流及藝術間,以地域性的事件、文化中,
表達人類共同的情感,這類的片較容易獲得青睞;尤其是外語片評選是先由少部
分的評審選出入圍名單,再給影視學院的觀眾票選,所以如果在各大影展得獎會
特別吃香,因為評審們可能會先看過,避免掉偷懶跳過的可能性。
目前看起來冰毒的確是較適合角逐奧斯卡,有劇情有技術,也有得過愛丁堡
影展最佳影片,可惜就是獨立製片,小成本在精緻度上跟其他各國參賽片有所
差異,雖然是用紀錄片手法將劣勢變成優點,但看起來還是很難跟A級影展那些
影片抗衡,如果像去年《一代宗師》進入九強,成績就算不錯了(賽德克巴萊也
曾進入過九強)。
這次評選委員的選擇只能尊重,但還是感到遺憾。
我個人是支持蔡明亮導演的《郊遊》,多數人會認為蔡導的電影藝術性太強、過於
抽象,我個人覺得代表國家的電影,除了得獎考量外,若能傳達台灣現今對電影的
定位與看法更佳,有些強片是各國聯合出品,就常發生搶著報名,但最後報名的片
跟該國的文化一點關係也沒有的突兀情形。
至於冰毒題材方面,能否代表台灣見仁見智,藝術內容的評斷沒有科學公式可計算
,之前有去趙德胤導演的座談,導演曾說故事的發想是童年在緬甸的記憶,設定是
歸鄉三部曲的終結,一個在異域的邊緣文化,說如果有台灣的觀影者認為過於遙遠
,這的確也是事實,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很遺憾台灣新導演目前還沒有能力用本
土的題材,拍出會賺錢的藝術片,讓更多國外的觀眾看到更多台灣最真實的一面。
在這篇之前,我問過很多目前主流的影評人的看法,很訝異的是大多數竟然都沒有
看過這部電影,姑且不論奧斯卡是否有機會進入入圍名單,我比較在意冰毒在金馬
的表現。
多數影展有商業掛勾跟人情壓力大家都知道,如果沒意外,許鞍華、陳可辛這些
大導的新作也會報名,台灣如果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可能又會被網友們酸爆,
趙德胤導演是金馬學院出身,又是獨立製片,時常提及李安、侯孝賢導演的教導,
雖然北影沒有拿到百萬首獎,但看起來是目前較有機會得獎的台灣電影,有沒有機會
上演當年《賽德克》逆襲《讓子彈飛》,或是像去年《爸媽不在家》低成本創奇蹟,
這個微妙的局勢到令人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