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渴望:支離破碎的渴望

作者: CafeRhyme (Rhyme)   2014-09-27 00:51:03
給好雷/普雷,剛剛猶豫了一下。身邊電影同好和我同感:可以一看,但看完便罷。
尤其要跟導演過往的作品比或跟原著小說比的話。
它有精彩之處,好題材、好畫面、好演技、好實驗。
但可惜的就是失了個主軸,如標題「支離破碎的渴望」不知道導演最想說哪件事。
全文易讀版:http://www.2ndnote.com/archives/158
前作《告白》大鳴大放,相信是預告片之外,吸引很多觀眾進場的關鍵。雖然同樣
是描寫人性黑暗的題材,但這回中島導演的敘事風格可是相當迥異。
單是從視覺來看,幾乎就是「Cult film」,混蛋刑警老爸簡直是日本版的麥克連,
很難死,血漿一次又一次爆出。叫人坐立難安的畫面也不太避諱,刀進刀出,不靠
黑幕帶過。加上大量而快速的剪輯、穿插幾幕漫畫,整體視覺呈現的暴力、瘋狂、
焦躁,已不是《告白》的純淨、安靜。
而劇情的經營,也顯得複雜多了(不過畢竟原著小說出自不同的筆)。無怪乎它在
日本是兩極評價。若不理解原著內容,單看電影這個文本,插敘、倒敘並用,而且
畫面跳接得相當碎,是不太容易抓到一個主軸。究竟是想談黑白道結構的黑暗?男
子疏於對愛與親情的能力,和心境轉折?加奈子如何的蠱惑、玩弄所有人,無害的
外表下多麼邪惡?或者加奈子因為親情的混亂,如何轉變?
似乎都混雜在一起,而且有點頭尾理不清。加上視覺上玩很大,看完當下很難湊出
一個結論來說明這個電影。同行友人先看過小說了,加上網路上的評語,顯然電影
雖然不避諱暴力,卻躲開了「色情」。
這一躲就麻煩了。「鬼父性侵」造成加奈子深度的寂寞和絕望,「富商和被拐騙的
少男少女性交易」造成黑白兩道和學生們的崩潰,這兩件事被弱化,讓役所廣司和
小松菜奈的精采演技,都尷尬了一些。前因不見,役所廣司變成純粹瘋狂暴躁的刑
警,小松菜奈變成天生愛弄人的惡魔,小田切讓的出現則變得突兀。
預告片是很具張力的,所有角色的歇斯底里,堆成懸疑感。好奇:父母眼中以外的
加奈子,是如何可怕?(這挺有共鳴吧,我們常在社會新聞上聽見「我的小孩很乖
的,才不會…」)什麼事讓加奈子變成這樣?而那股人性黑暗,被拆成太多畫面,
也就削弱了。裡面滿多題材可以拉出來再成一個作品。
一、像是加奈子那「純真的毀滅性」,也就是說,愛是最強大的武器,但卻從反面
來說:不再是愛能擊敗壞人,而是玩弄所有為純真迷惑的人。而且我真覺得小松菜
奈演得來,她在電影中那種猜不透的無所謂,純真的笑,時而空洞的眼神,形成了
不知名的魅力(對於鏡頭而言,要在兩小時之內讓觀眾迷上一個人,可真的不容易)
二、或者這樣,「人的多面性」,尤其在叛逆期的少男少女,還未定性,可以變成
任何人。藉由父母的探索,發現每個人都只認識加奈子的一個面向。整個懸疑過程
就像拼圖,最後把圖像拼出後的震撼,想必也好看。(看預告片,原以為如此)
三、又或者像是韓國經典片《原罪犯》一樣,男人一路找答案,最後反而因答案而
崩潰。
不過說回來,這都是找些看過的原型來套入,導演已選擇了一種方法詮釋這腳本,
或許直觀感受的瘋狂、不安,甚至看完有頭暈或壓迫感(同行友人就這樣覺得),
正是他想傳達的人性之惡。此外,導演既有的畫面美感、音樂,還有眾演員的演技
都是水準之上。(小松菜奈真的是亮點!她的戲,恐怕比役所廣司那種外放的瘋狂
還要難演。以前對她不熟悉,未來肯定要持續關注了!)
作者: katoai (連恐龍都不理的羊)   2014-09-27 14:15:00
推心得 但我真心給這齣電影負雷~~~負雷~~~負雷!
作者: Crocodylus (奮起狐)   2014-09-27 22:18:00
我也覺得劇情編排上有點四不像小松菜奈真的很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