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GHIBLI 看板 #1KDjHZ14 ]
作者: a4102607 (熱咖啡加冰) 看板: GHIBLI
標題: [心得] 瑪妮,妳到底是幻影呢?還是..(無雷/有雷)
時間: Fri Oct 10 02:30:57 2014
=========================無雷心得===========================
今天上映今天看!
台灣上映日期對本魯來說真的非常棒!
在連假的前一天晚上看完吉卜力的電影,
然後心中持續餘波盪漾三天,實在是一種享受~
米林宏昌導演的前一部作品《借物少女艾莉緹》帶給我東西方合併很棒的饗宴,
最令人陶醉的是那細膩刻劃的小景小物,還有感動人心的主題曲,
而睽違四年後的這一部《回憶中的瑪妮》給了幾乎不同的感受,
畫面更加流暢動感,還有從預告就能看到有雷電交加的震撼場面,
對自然景色變化的捕捉也有許多讚嘆的地方,
不過本作最扣人心弦的還是充滿伏筆,在最後一併爆發的劇情,
如果是跟本魯一樣總是心裡悶悶的,沒事就容易想東想西的人,
可以在《回憶中的瑪妮》中與主角產生很大的共鳴,
也在看完之後可以繼續充滿希望與動力的活下去!
(至少還有很多吉卜力動畫等著我們去看,或是重新感受體會一遍)
==========================以下切換有雷心得====================
(防雷頁)
=========================有雷心得============================
哩阿罵咧!
其實整部作品真的就能用這一句話解釋,
也是我很多次在心裡發出的吶喊,
京站威秀10/9 18:40場如果看到有人不斷抱頭默念「我到底看了三小?!」,
那就是我。
但是此言絕對沒有任何批評《回憶中的瑪妮》的意思,
反而是劇情的轉折和張力真的讓我一次又一次陷入被打臉的迴圈,
是充滿幸福感的小崩潰副作用。
《回憶中的瑪妮》主角是外型偏為中性的青春期少女杏奈,
雖然外型偏為中性,但是因為健康和家庭因素讓她表現內向,
在路上會有閃躲行人、討厭外出,
甚至一再重覆說討厭自己等有稍微憂鬱傾向的行為。
因為這次的主角,因為大多數人都經歷過自我懷疑的青春期,
在劇情來到杏奈利用暑假住鄉下養病的老梗,同時我想著:
「哼哼,故事是這樣吧,探討青春期的煩惱,然後會遇到奇特的人,在遇到一連串神
奇的事之後,我們的主人公就這樣帶著快樂、希望和笑容離開鄉下回到城市吧。」
可是睿凡,我馬上被打臉了。
到鄉下之後場景在杏奈的意識流下不斷切換,
大致上可以分成在夢中/在現實,依照一開始杏奈的說法就是魔法圈內、圈外,
但是用作夢解釋也不大對,因為有好幾次醒來或被人發現的地點都在路邊、野外,
包括只有她目睹大宅從廢墟轉為燈火通明的變化,也許用遇到「魔神仔」更為恰當,
於是我有了另外一個想法:
「哼哼,原來如此,故事才不會跟我原本想的那樣膚淺,畢竟《神隱少女》一作就
用過了是吧,作者應該是讓主角和魔神仔成為朋友,我們也能從中體會到魔神仔其實
也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背景,然後譜出另一段奇特的第六感生死戀吧。」
沒過多久,我又被打臉了啊啊啊啊~
雖然杏奈擁有帥氣的中性外表,但是動作上更Man的瑪妮瞬間先讓我抱頭吶喊,
瑪妮先是煞氣的甩尾靠停小船,
然後叫技術生疏的杏奈到前面掌舵,自己再跑到杏奈後面雙手握住教她划船,
讓我們的主人公露出難得嬌羞的臉,小鹿亂撞,
瑪妮阿~直接讓我猜錯誰是攻誰是受阿!!
這一巴掌還OK,畢竟仍在生死戀範圍內,
但是接下來根本就是針對我的臉打了一套螺旋搏擊!
由於劇情中有出現一兩次,小時候的杏奈抱著神似瑪妮的洋娃娃,
而且在「互問三個問題」的遊戲時主人公竟然差點忘記現實的生活,迷茫中被瑪妮叫醒
後又有一小段的失憶,
不禁讓人懷疑魔神仔論點是對的嗎? 還是其實更像是平行世界或自我想像的故事呢?
接著還有大宅搬來的新住戶誤認杏奈就是瑪妮、發現瑪妮的日記,
以及杏奈最後自己認為瑪妮是她「捏造」的等等事件,
讓我開始思考:
「哦哦,原來是這樣啊!前面想的敘述都是錯的,其實瑪妮和光鮮亮麗的大宅都是杏奈
想像出來的,杏奈為了要逃避現實所以創造出瑪妮這個朋友,不論是人或是華麗派對都
是她夢想的狀況,以彌補現實較少朋友和生活單調的空虛。瑪妮的日記就是杏奈自己寫
的,瑪妮要杏奈對她的事保密,也是因為杏奈自己知道把這些事說出去只會被當精神病
送進醫院。好像一切這樣解釋,都講通了。」
但是這樣思考非常非常哀傷,也讓劇情更加沉重、悲觀,
因此我反而希望:「路邊的村民、十一大叔、大岩夫婦誰來都好,快證明瑪妮真的存在
過阿!!作者大大拜託我一定是錯的,快來打我臉吧,瑪妮是鬼也好、是魔法圈的人也好
絕對不要是幻影,不要讓杏奈還沒見到最後一面就這樣結束了阿!!」
於是在我的強烈要求之下,我又再一次被打臉,還被打得很高興,
最後真相大白,瑪妮真的是鬼,
而且瑪妮在杏奈來到鄉下之前就跟她有著很深的關係。
雷電交加中兩人在穀倉裡避雨相擁睡著時,
杏奈夢中出現正在哄嬰孩睡覺的年長婦人,和之後繪畫家久子描述的摯友瑪妮的故事中,
角色相互重疊,透露出其實年長婦人就是瑪妮、瑪妮就是年長婦人,
那位年長婦人也就是之後杏奈看到照片全想起來的,她的外婆!
外婆(瑪妮)傳承下來的髮夾、水藍色的碧眼,
還有最最一開始瑪妮說很久以前就認識杏奈這件事,全都明白了。
最後,瞭解真相的杏奈,一定非常高興她原諒了瑪妮在穀倉丟下她獨自一人,
因為她知道即使在穀倉裡丟下她一人,瑪妮仍然是曾經跟她一起野餐、一起講秘密的
朋友,是她最喜歡、最愛、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人,
杏奈也因此發現,即使父母、外婆在不可抗力下獨留她在世間上孤伶無助,也不該忘記
她曾經受過親人給予最深、最誠摯的愛。
杏奈經歷過這些事之後,終於打開心鎖,
再次接納養父母,並且主動與人互動交談。
回憶中的瑪妮,
在杏奈的記憶中瑪妮既活在真實的世界裡,是最體貼、最呵護的外婆,
也是在那魔法圈裡最誠摯、活在回憶中永遠不忘的朋友。
======================================================================
後記:
劇中有發現到,杏奈剛到大岩家時,
放下大包包的木桌子上“好像”有刻著魔女宅急便中,大小黑貓的輪廓,
因為只有一瞬間,所以是憑印象說的,再加上中後期腦子充斥各種想法
可能造成記憶混亂,
還請板友們熱心考察,補上彩蛋~
另外,確定瑪妮是鬼魂走向後,一直很害怕瑪妮就是死在穀倉中,
對我來說,吉卜力動畫是絕對不應該出現這種恐怖的惡作劇致死情節,
好險之後久子小姐有敘述瑪妮的一生,不然我一定會腦補帶著陰影走出電影院,
但是有一個令人感覺奇怪的點是,
彩香翻閱瑪妮日記被撕下的部分,上面寫著「和彥帶我去穀倉...」 ?!
是“和彥把瑪妮帶離穀倉”的誤譯呢?
還是跟最後杏奈說:「好險和彥真的是好人。」有關聯?
實在很想知道阿,有請徹底劇透的板友們解惑了,感謝~
10/10補充:
《回憶中的瑪妮》跟前作《借物少女艾莉緹》同樣是改編自英國文學,
但是誠如一開始所說,兩片帶來完全不同的感受,
就自身的感覺來說,
這次場景不僅擴大到整個小鎮,而且對小地方描繪得更引人入勝,
火車的移動和杏奈在草叢裡的奔跑,都有相當強的既視感,
彷彿自己就身在其境,在離非常近的地方看著杏奈,
(好像自己變成另一個瑪妮~)
這種電腦動畫手法非常熟悉,
印象中是《神隱少女》開頭,行車經過地藏王菩薩時用的動畫手法,
但是這次用得更多而且更熟練精細! 有小小發現動畫進步的感動。
在畫面呈現上,兩次杏奈從門窗外往屋裡看,
這邊的運鏡跟著杏奈的視線慢慢的、慢慢地移動,
往裡面看到的客廳,竟然也有透過一般玻璃和毛玻璃所看到不同的效果,
這邊思考與作畫的細緻讓人非常非常驚嘆!!
另外本片從劇情來討論,
除了不輸上片的奇幻之外,還有許多戲劇性的變化,
雖然會令容易想太多的人(就是我啦)一時腦袋打結,
但是可以在片中不斷思考再思考,
撇除完全不同的世界觀(如風之谷),這是許多部吉卜力動畫沒有的要素,
是很棒的嘗試與體驗!
《回憶中的瑪妮》對於吉卜力的粉絲來說一樣是不可錯過的作品,
如果說真有令人感覺有些稍微不足的幾點,
第一是劇情結尾主人公杏奈的性格轉變太快了,
就算杏奈相當高興發現瑪妮與自己的重大關係,體會到自己在世上的愛與被愛,
但也不至於直接覺醒成快樂活潑的女孩兒,
這邊或許是片長的關係,編導希望能在最後帶給觀眾美好的結局,
不過心中認為《貓的報恩》中讓我們了解到主角的改變,
然後給觀眾自行在後面腦補的空間應該更為順暢,
但或許這也是米林導演想要做的另一種嘗試,給觀眾一個確切的答案(?) 。
另一個點是,本次音樂給人的感覺不如上作《借物少女艾莉緹》那樣有渲染力,
不過這次的畫面和劇情都非常豐富,算是補足了這一點,
而且換個角度來說,針對跟劇中杏奈同樣心思敏感的觀眾,
需要的不是太華麗裝飾的音樂,
而是這一首輕輕觸碰,卻又直達心底的輕旋律哼唱,
看完《回憶中的瑪妮》之後只要一杯咖啡配著這首主題曲,
就能想像世界上有人也如此的瞭解自己,並創作了這首歌曲,
心情也能慢慢舒緩釋放,真的很棒。
《回憶中的瑪妮》也成為我很喜歡、很喜歡的一部作品。
(再一張文底防雷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