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練習曲》

作者: ursaminors (ursaminor)   2014-11-01 14:25:35
http://littleursaminors.blogspot.tw/2014/10/blog-post_9.html
(部落格有圖無音樂版)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看完電影的當下,我似乎明白為何從這部電影之後單車環島蔚為年輕人間的風潮,無論是
否獨自去追求,其實都是關乎自己與土地,朝向自己的完成。我也受到這電影傳達的氛圍
影響,受到感召,好想暫時地從一成不變的生活中抽離,只為完成自己的探尋。這部片最
直接讓觀眾看見的是台灣的美與壞,電影裡這樣說:「騎腳踏車總是能看到最好的跟最壞
的一面。」
導演不愧是攝影師出身,光線與構圖都像是一幅幅的攝影作品,而35mm底片的厚度讓整部
片都帶著夢一樣的氤氳。更深入拆解這部電影的細節,可以認為這是部公路電影,而且帶
著某種程度的魔幻寫實。這也是一部有關台灣認同的電影,走進台灣然後再發現台灣。
故事從阿明從高雄出發一路向南繞著台灣,獨自一人,公路電影。但又不是傳統的公路電
影:首先是路線,不像一般公路電影的線性敘事、個人的成長冒險(可以回溯到希臘史詩
),《練習曲》是一個循環的敘事沒有清楚的開始與結束,這在環島的路線上可以見得,
起始與終結都是同一點這是台灣環島的特性。與公路電影從某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這
種電影類型本身屬於陽性敘事不同,台灣環島的先天特性就註定這不是一般脈絡下的陽性
冒險,而是有許多的顛覆可能性。這在剪接上也表現出來,導演刻意從第二天開始進行整
段故事,最後回到從高雄出發的第一天,在胡德夫「太平洋的風」中結束整段故事,可以
解讀成旅程的永不結束。歌詞裡的大海與土地其母親意象讓這部片相對於大陸式、陽性的
公路電影;成為一個小島式、不那麼陽性的屬於台灣的「公路」電影。
再者是路上遇見的人們,可以很輕易察覺導演置入一個又一個的事件,而這些在路上偶遇
的人彼此並無關係,但也無法說這些事件不合理,因為行在旅途上沒有不可能,我覺得這
也是這部片召喚許多年輕想流浪的心靈的原因,獨自上路,一切未知又事事可能。
電影裡阿明從台東開始的旅途,到了花蓮聽到莎韻之鐘的故事,原住民族與日本國,這是
個殖民政權(陽性)與大地母親(陰性)和解的神話。在宜蘭看見北火的殘跡化成小女孩
童稚的圖畫,與國小的女老師相談一夜,觀眾看見母性的願意傾聽。在林口遇見一群搭遊
覽車的阿姨們,關廠工人,那是撐起台灣經濟奇蹟的一群母親,搭車早上抗議老闆跑路,
下午如同出遊般持續保持著希望,這麼的溫柔,相比之下背景是個有著巨大煙囪工廠般的
醜陋建築,經濟發展的陽具。在彰化見了祖父母,參加媽祖繞境,親情與台灣土地之上最
具代表性的女神信仰。最後回到第一天,太麻里當地住民的手工雕刻,老人的生命記憶。
胡德夫的歌聲裡,看見慈愛的母親大地與大海的溫柔擁抱。
而在台東遇到拍攝電影的劇組,漢本車站遇到立陶宛的女孩,花蓮遇到加拿大的男孩,白
沙屯遇到的街頭藝術家,雲林爆胎遇到的車友,這些都是對於當地文化而言的「他者」,
透過他者映照出主體性。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指出群體認同
如何形成,但要如何繼續發展成獨立的民族意識,Anthony D. Smith對安德森的批評「民
族意識不能只依賴『想像』或『圖像的再現』而產生」,民族意識是一種文化實踐,需要
透過行動外顯,因此透過實際行動(單車環島)的方式建立與土地間情感成為一種可能的
表述。實際以行動實踐,無論是環島還是蹲點,與腳下的土地產生連結,覺得自己跟台灣
更靠近了一點,也就是口號「愛逮丸」所宣示的以台灣為主的認同。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這不是教條,讓自己真正地踏在台灣之上,讓風「
吹落斑斑的帝國旗幟/吹生出我們的檳榔樹葉/飄夾著芬芳的玉蘭花香/吹進了我們的村
莊/吹開我最愛的窗」,感受太平洋的風。
作者: tom503g (Tom)   2014-11-01 17:20:00
這部電影最棒的地方是每一個地點都有一段故事,主角不只是騎車環島而已,在經過每一個地方都有當地的故事每一段故事也都是台灣社會的縮影。很推薦這部國片
作者: zo35437431 (悠哉小影)   2014-11-01 17:33:00
我看到這部才騎車環島的 真得很真實 立志!!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4-11-02 00:21:00
這部片算是國片復興(外商重新發行國片)的起頭
作者: iceafu (沒有偶然,只有必然)   2014-11-02 19:53:00
這部在台灣電影中有很重要的意義 另推聽障主角東明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