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版: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219567550
誠如電影簡介所說,劇情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講述「如果安娜參加了同學會」的話
,同學會上「可能」會上演何種情況?另一部分則是當電影拍成,「這些現實中的同學看
見這部作品做何感想?」非常有意思,真的。
但我覺得可惜的地方在於,前半段,也就是「虛構的參與同學會」這裡劇情張力十足,讓
人彷彿真的看見安娜參與了同學會之後所發生的一切,無論是她的自我解嘲、告白、周遭
同學的反應以及後續發展都是如此真實,就像「如果安娜真的參加了同學會就會是這般情
景。」,之所以可惜是因為這是假的,是安娜自己本人用「假設」立場「假設自己參加了
同學會」,後半段的邀請過往同學來看自己的電影(其實就是電影前半段的同學會演出)
給感想,但我想她也不是真的要有感想,只是想要跟他們說說自己在求學時期所遭受的待
遇與壓抑,進而想看同學對於「霸凌」她這件事有什麼看法,是愧疚?是無感?還是根本
忘記了。後半段的精彩度不及前半段,續航力不足真的可惜,如果可以我還寧願看見前半
段的同學會真實上演,而在這場脫序的同學會後面安娜和其他人會有怎樣的互動。
好的,我們來假設,假設安娜所拍攝的同學會電影真的實現,她本人如同他所拍攝的劇本
一樣,演出了這樣的劇碼,在同學會上真情告白了那過往九年的求學階段發生的點滴,或
者指控。又如何?
她當著所有老同學的面說自己當年的遭遇,努力的想要融入大家,卻被大家忽視、當怪胎
、甚至出言羞辱,一個小小年紀的女生就這樣被當成邊緣人九年,她要如何撐過?誠如她
所說,要怪家長教出這樣的小孩?還是要怪老師不理不睬?也可以怪自己不設法改進,但
這一切都不是誰的錯,小時候的霸凌不是霸凌,只是「小朋友間的嬉鬧」,誰會去責備年
紀小的小朋友?無心之過,就像長大後的這些同學,對於安娜的說法也只能把一切歸咎於
「當時還是小朋友」,正因為是小朋友所以什麼都不懂也什麼都很快忘記,好吧,就算承
認了自己當年的罪狀,又如何?又或者否認到底,安娜逼他們承認了,那又怎樣?安娜能
得到什麼?救贖?原諒自己也原諒他人的理由?不能,安娜什麼都無法得到,像安娜自己
所說,每個人對於回憶的定義不同,有人只記得快樂的回憶,而她只記得這些被壓抑的日
子,他們本質上所記得就有所不同,過了二十年,安娜也就帶著這些痛苦回憶二十年,她
無法擺脫這一切,她心裡深處記著的這些對於他人而言也只是模糊的記憶,要他們怎麼去
「真的」對安娜感到抱歉甚至愧疚?
所以我不懂就算安娜真的去告訴每個人他們曾經對她做了什麼,又有何用?
在回歸到電影本身,安娜自己也知道(也或者她覺得疑惑),她本身是如此的不受歡迎,
如果她所拍攝的同學會是真的,就代表沒人歡迎她參加(事實上她真的沒收到邀請函,所
以她在知道有這場同學會而她卻不被邀請,她才拍攝這個假的同學會,幻想自己如果參加
了,也許大家也是怕這個場景真的發生才不想邀她也不一定),當每個人都在同學會上聊
得很開心時,沒人主動找她攀談,而後半段她所發想,想邀請這些同學來看她的這部同學
會作品時,也沒有多少人答應,就算答應也是很快反悔找藉口失約,可見她人緣真的不好
。
而有些看過她作品的人,有人看出電影中的諷刺,有人對於角色的形容不是很理解跟滿意
,有人看完電影為自己抗議不曾做過如此指控,每個人的觀點不同,就像每個人在乎的地
方不一樣,也許對他們來說,這些事情不過是安娜過度放大,或者太過強調的地方,而安
娜始終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如此不受歡迎,甚至沒被邀請參加同學會?而每個人都只是不
斷推拖問題給另一個人,但至少觀眾知道,安娜真的怪,而且沒同學緣,只是她不了解。
而她後面所親自拜訪的一個同學亨利,對於亨利來說安娜就像陌生人,一個他完全不熟的
人,就算安娜不斷質問他不也是參加同學會,而同學會也是有很多「他不熟的人」,那為
什麼可以用這種理由拒絕她?亨利也說,他參加同學會對於不熟的人也只是打招呼,就跑
去有興趣的人聊天,對他,安娜就是他所不感興趣的人,試問,他要如何記得他曾經做過
哪些事,對於他一個不感興趣的老同學?
至於安娜,對我來說她真的是徹頭徹尾的瘋子,不斷去執著那些沒人記得的過往,可以說
她放不開所以就這樣壓抑著二十年長大,但也明白這些過往傷她多重她才會記憶深刻,但
不管如何,她都無從去讓周遭的同學都能理解這些事情,如果電影成真,也難怪沒人願意
邀她參加同學會,我如果在場,有這樣的同學參加我一定瘋掉而且無法玩得盡興。因為參
加同學會不過就是想見見多年不見的同學,不管熟與不熟,只是想要擺脫出社會之後的問
題,去回味一下那些純真美好的年少過往,而不是來看一個不熟又怪的人破壞氣氛。
像我前面所說,張力無法延續到電影收尾很可惜,不然看前面的同學會爆走是滿有趣的。
另一點,導演安娜奧黛爾(Anna Odell)能夠自編自導自演真的滿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