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又刻意用小人物鋪陳笑料,卻充滿了演員在僵硬的念台詞,(所幸暴哥拯救了這部片)
一貫的祭出俗套的國片三寶(註),卻讓人感覺整片淪為歌廳秀的搞笑等級。
那個流傳網路很久很久以來的奶頭笑話,竟然出現在戲中戲裡,編劇沒梗了嗎?
屎不斷地出現,這是所謂的"致敬朱延平"吧 (嚴重抗議,片尾為何不找郝劭文)
奇怪的練鐵頭功的方式,有人拿磚頭一直砸頭,卻不送醫院嗎?
男主角穿著泳裝馬路上跑就算了,還不斷的強調他對女主角的愛就像滔滔不絕的香腸一樣,
讓人不斷冒出三條黑線,
導演,其實你是想說 "有愛,那根香腸才會跑出來吧"
思螢(淫?)更是故意的作球給阿拓,一直猛問 " 你的香腸藏在哪裡啦 ? "
香腸放在哪裡? 不是在妳後面嗎 ???
女主角就不會嫌男主角的香腸油會滴到身上或那根燙到嗎?
當然,真的有人覺得這靈異的片段很好笑,
但我寧願去看豬哥亮的黃腔搞笑,因為更直白,更不矯情,更知道那本來就是低俗趣味,
But...如果某些愛情國片,格局上一直還是在輪迴朱式幽默或不忘了公式化的
加上一些黃色爆點當作笑料,
那所謂國片進步的,不過是現在比較懂得高明的多披上了一件華麗的愛情的外衣而已,
骨子裡依然不脫那國片三件俗套。
這樣的片子,這樣的演技,也可以上億的票房的話,
敢斷言下一部片也一定是同樣的用上三寶,照樣台灣上億。
註 : 國片萬年不敗的俗套三寶:
1 陪襯-甘草小人物(角色設定愈低層愈好,辦桌或賣雞排都可以讓觀眾更親切)
2 過場-黃色笑料或耍寶(低級的就直接打手槍,文明一點的改用香腸聯想)
3 主軸-男女的愛情(回憶的再加上ing的,往事愈蕩氣迴腸愈好,
新舊兩段愛情,一定要帶出愛情的犧牲與救贖,
最起碼要有一段觸動到你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