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飢餓遊戲:自由幻夢 I》上映,許多人不禁在此緬懷 Philipe Seymour Hoffman 的最後身影,不過在這片他只是配角而已(甚至在飢餓二的氣場還強大得多),真正屬於霍夫曼擔綱主角的最後身影,還是要看《諜報風雲》A Most Wanted Man。
本片是諜報片,不過並沒有什麼正邪兩邊諜對諜,也沒有任何槍戰追逐場景,也沒有任何可以威脅到好人的危機。因此要說驚險刺激,絕對沒有,還不如說,本片在拍一個間諜大師的老派身影,從他手上一個低調而看似平凡的小案子,看見主角 Bachmann 身為間諜的多面相身段、以及老派間諜日薄西山的喟嘆。
Philip Seymour Hoffman 雖然過去時常以城府極深的反派角色或人格扭曲的墮落角色聞名,總是在帶著可愛笑容的胖胖無害外表下潛隱極恐怖的驚懼感,但這次他演一個正派角色,仍然能在好人身上發揮同樣的特質!一代間諜大師 Bachmann ,是一個偏執不休、充滿控制欲、卻又一路孤寂的身影。間諜也許偶有全副武裝的大行動,但平日卻是低調潛隱,從日常平凡中聞出蛛絲馬跡,然後不惜多年時間血本耐心布線,期待終有一天破獲陰謀釣到大魚。
本片平舖直敘,儘管有清楚的劇情線發展,卻沒有讓觀眾一眼看穿的清楚故事結構,反而充滿角色的側寫(與最近討論熱烈的星際效應剛剛好相反),側寫間諜大師、也側寫每一個攪進這個間諜遊戲中的線人。當然本片不論有多少大明星,仍只有 Bachmann 一個人是主角,其他人都是他在間諜路上要拉攏要擺平要收編要指揮的人,不過每個人都在或長或短的戲份當中有很立體的性格與主體性,都不是 Bachmann 可以輕易制服的,一定要間諜大師用各種或威逼或利誘或曉以大義的心理戰術,以多面手腕各個擊破,一起收歸大師手下,細心雕琢一個外表低調的小案子。
本片劇情,無槍彈、無追逐,在平凡中度過一個個監聽與佈線的日頭,只是為了做個陷阱抓到蓋達資助者,等他下手轉一筆帳給恐怖組織,準備證據確鑿人贓俱獲逮捕歸案罷了。兩個主要嫌疑目標,一個是年輕的恐怖份子後裔小難民、一個是社會地位崇高的慈善家。在 911事件預防不力的漢堡與美國當局如驚弓之鳥,只想著把恐怖份子後裔抓來就心安了;只有不為表象所惑而細心追蹤調查的孤鳥 Bachmann ,看得出小難民的清白與慈善家的陰謀,並在一堆政治眼睛凝視下巧妙地將兩案合一,不但要抓到慈善家,更要給小難民一個清白與庇護。
就我的觀察,本片有三條戰線,分別展現 Bachmann 身為間諜大師的三面身段,而既然電影場景發生在漢堡,就非常細心地捕捉了漢堡獨特的三面城市性格,打造三個舞台經營三條戰線呈現間諜大師的三面相:
戰線一:市井游擊戰,辦公室裡的間諜主管不怕手髒,要去市井小民的菜販與小吃店,每天不經意地經營各種線人,有事沒事都要攀點關係套點交情,就算過個風平浪靜的一天也要給線人問個好打個賞;若有大事發生,更是要不著痕跡若無其事,神不知鬼不覺交換情報。線人,不是間諜老闆用過就丟的棋子,更是間諜大哥要用心相處的一個個小兄弟,線人挫折了害怕了更要大哥用心傾聽重建信心。
場景一:漢堡身為歐洲第一大港,水手與外國移民雲集,德國最大的穆斯林社群也不例外,有龍蛇混雜的紅燈區與夜店街、有煙霧繚繞醉漢橫行的小酒館、有孤寂雜亂的港邊碼頭與電車橋下、有尚未開工的舊工業新生地... 處處邊緣荒廢的地景,都是間諜大師捲起袖管在都市叢林中的小游擊陣地,在這裡放下身段與市井小民攀起一條條關係建立一段段交情,也拍拍肩膀交付一次又一次小任務。
戰線二:官僚政治戰,間諜大師不只是管一個小小辦公室五六名探員,還要花更多時間精力對付其他國安機關,有如驚弓之鳥只想粉飾太平對上層交差的漢堡安全局、有善惡分明見到影子就開槍的美國大使館。間諜大師自己耐心布線耐心耕耘成果,這些外來的政客與官僚卻只顧本位主義,隨便兩三句就廢掉多年成果,只顧著亂打眼前蒼蠅卻不願放長線釣大魚。使盡多面軟硬手段應付這些牛鬼蛇神,才是間諜大師最汗如雨下的功課。
場景二:漢堡的另一面場景,則是漢堡的上流社會,是媒體與貿易港都的辦公大樓,不論是銀行家的辦公室、還是內政部與國安局的辦公室,這些場景都明亮、俐落、前衛得像太空船、卻具有冷冰冰外表,充滿一成不變的重複元素,充分展現「官僚」一千個抽屜、一千張辦公桌、一千個檔案夾、一千面天花板、一千塊預鑄混凝土外牆的無盡與無奈感、也展現這些官僚本位主義各懷鬼胎隨人顧性命的冰冷。
戰線三:感情道義戰,全面到後段慢慢聚焦的劇情主線,是間諜大師 Bachmann 分頭收編了務實銀行家與充滿理想的女律師,讓兩人收編身世悲苦的小難民,參與揭發慈善家的大計謀。清白的小難民有資源、有充滿罪惡的背景、也有不堪回首的悲慘過去與迎接新人生的希望。不論要收編任何人,間諜大師都沒有威脅利誘,而都是設身處地體察對方的理想與價值觀,曉以大義策動對方朝自己也認同的方向前進,利用完了也絕對要投桃報李幫助對方。
場景三:漢堡作為中世紀漢薩城市,其在二次大戰轟炸後留下的商貿古蹟就是「碼頭倉庫城」Speicherstadt ,今日已大規模更新為漢堡年輕中產階級的新興時髦住宅區,充滿理想的女律師剛好就在這有間公寓窩藏小難民,與間諜大師一起苦心經營,悉心照顧其身心、努力爭取其難民權益、慢慢培養夥伴默契終於成功收編。在浪漫而古樸的碼頭倉庫城住宅區,男女主角一起上點點星火的溫暖紅磚色屋頂,彼此談過去談心事談未來...
這簡直不像諜報片,但這就是本片紮紮實實的諜報一部分,有謀略與功利,但一樣有情有義!一切的收編與策反,都有設身處地的感情基礎。
在市井游擊與線民搏感情、在辦公室舌戰官僚政客、在避難小窩經營一片人性天地,這就是老派間諜 Bachmann 三面迷人的身影。本片這些劇情鋪陳,資訊龐大又平舖直敘不加整理,如果要帶著抽絲剝繭的觀影眼光恐怕不是人人都能跟得上;不過如果換個眼光,用欣賞一代間諜大師 Bachmann 與一代胖子梟雄 Philip Seymour Hoffman 的角度,本片真是有血有肉的側寫記錄,非常迷人!
可惜,no country for old man,多年追蹤的大魚才釣到幾秒鐘,大師苦心要幫助的小難民馬上被官僚政客冷血犧牲掉,令大師搥胸頓足無語問天。要說這次釣魚任務失敗嗎?並沒有,非常成功,但間諜大師所堅持的老派是非理智與人情道義,不只這片天空已然傾頹,就連自己羽翼下的小難民都保不住。
只是我也很高興,在 Philip Seymour Hoffman 的最後一部主演電影中,儘管仍然能看他以極深城府與高超手段精準掌控全局,但最後一幕能看見他混合著悔恨、不捨、憐惜與茫然失措的表情,帶著落寞身影獨自徘徊在漢堡布拉姆斯廣場上,天地悠悠不知能走向何方。霍夫曼大師在銀幕使壞好多年,最後還能給我們看見這一絲人性溫暖的演出,令人感動又不捨。
再見吧,一代胖子梟雄,我們會懷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