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諾蘭:電影無膠片是恥辱
北京新浪網 (2014-11-28 18:51)
果讓邁克爾·貝來導演《星際穿越》,可能隔不了多久就是一場太空爆炸、打鬥和炫酷的
視覺盛宴。但諾蘭和他可不是一卦人,這不是什麼壞事,因為願意思考的觀眾不會對震耳
的音效趨之若鶩。
諾蘭堅持在他這部超級大片《星際穿越》中用類型片的方式,給觀眾一個非常清楚的
期待,引導他們很快地進入到觀影的體驗當中。「我覺得用這樣一種科幻的方式可以更好
地講一些普世的故事,同時,還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完全不一樣的體驗。」諾蘭鋪排有意義
的情節,不為火爆場面犧牲作品智商。你可能會認為這是部裹著科幻外皮的老派人文浪漫
電影,實際上,諾蘭對三體類電影的影響力正是源於對傳統美學的堅持,比如那些高科技
的宇宙飛船以及未來的人們穿的鎧甲、戰機,這些東西並不全是閃閃發亮的,而是有很多
做舊,有很多傷疤,很多灰塵,「我覺得這樣的表現形式、表現手法更讓大家覺得可信,
因為真實世界是不完美的。」
他的處女作《追蹤》和成名作《記憶碎片》以及後來的《盜夢空間》,也足以說明他
詭譎的敘事手法。他選擇把人文情懷與商業結合。這樣做效果驚人,尤其在我們觀看他重
啟的《蝙蝠俠》系列時,他採用了比傳統超級英雄電影更以角色為核心、更堅韌、更有層
次感的拍攝方法。這也顯示出諾蘭對電影CGI特效的不屑,而這通常是此類電影的標籤。
正如《星際穿越》中展示的那樣,他沒有做虛擬的數字畫面,連宇航船都是實景。
諾蘭不買3D的賬,他覺得該技術尚不成熟。他說,「如果未來連選擇都沒有的話,那
將是一種恥辱。我覺得3D的效果更多是把屏幕給縮小,讓觀影者感覺就自己一個人在電影
院裏面,在一個非常緊湊的小型空間裏面,感覺什麼事情都撲面而來。」《星際穿越》的
主題或者場景更多是在宇宙裏面,天體非常大、非常宏偉的畫面,3D也確實不是一個最好
的選擇。「2D能夠讓你感覺到這樣一個規模,這樣一個尺寸,讓你意識到周圍有很多人跟
你一起看,所以我覺得膠片會更合適。」
諾蘭也許不是最優秀的電影人,但正如Frank Sinatra所說,讓這位英國人脫穎而出
的最重要特徵是「他堅持自己的原則」。
Q:這部片子裏面的「愛」特別深情,這部片子是不是你給女兒的一封情書?
A:確實我有4個孩子,我的家庭經歷、當父親的經歷對我拍攝這部電影是有幫助的,
但這部電影不是專門獻給我任何一個孩子的。
Q:你為什麼再一次選擇跟安妮·海瑟薇合作呢?
A:我選擇安妮-海瑟薇是因為我之前跟她合作過,我知道她的為人,她是一個非常不
錯的合作者,她對很多東西有很強的好奇心,知識面很廣,對科學很感興趣。安妮並沒有
讓我失望。
Q:這一次在《星際穿越》做了哪些神奇的道具?
A:在《星際穿越》裏面最重要的場景和道具就是宇宙飛船。我們做宇宙飛船並不僅
僅是做一個靜態的道具,我們也不用CG的形式、電腦特技的形式來做,我們基本上是按照
做一個宇宙飛船模擬器的標準來做宇宙飛船的道具和場景,因為我們需要我們的演員和主
人公在表演的同時能夠有東西和他們進行互動,能夠在更加真實的場景里,這樣能夠更加
真實地激發他們的表演。
Q:有人覺得影片過多致敬庫布里克,諾蘭本身的感覺反而少了,你同意這種觀點嗎
?
A:我想說的是大家可能都會更多地關注這部電影對庫布里克的致敬,尤其是對《
2011太空漫遊》的致敬,但是我想提醒大家這不僅僅是對庫布里克的借鑒,我的電影裡是
人類第一次進入外星系去尋找一個新的棲息地,其實這都是跨時代的。另外對這部電影產
生重要影響的還有1983年的《太空先鋒》,我認為那部電影被很多人低估,但對我的電影
《星際穿越》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Q:這是蟲洞和黑洞第一次在大銀幕上被表現出來,1分到10分你打多少分?很多人覺
得這像迪斯科舞廳旋轉的燈,你怎麼看?
A:打分的話肯定是10分。科學顧問和視覺總監完全按照相對論的公式設置黑洞和蟲
洞的形象,之後他們甚至還根據他們的設計發表了論文,因為從來沒人做這種設計,這也
是蠻有意思的。與你前面提到迪斯科的幻影燈還是不一樣,黑洞和蟲洞燈光的扭曲和迪斯
科燈是不一樣的。(于越/文)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41128/13560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