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elaludwig.pixnet.net/blog/post/59497057
在今年坎城影展拿到金攝影機獎(相當於最佳新導演)以及一種
注目單元的最佳整體表演獎的《我媽媽是派對女孩》(Party Girl)
,由於標榜除了男主角以外其餘皆為當事人親身演出,並且導演是女
主角的小孩之一(本片有三位導演),如此的話題不禁讓人好奇這部
到底是一部怎麼樣的作品;結果沒想到這部片無論是在劇情內容還是
手法上,走得都比想像中還要更遠。
(本段有劇透)本片敘述女主角是一位已經年華不再的酒家女,
由於乏人問津故只好拜託老顧客多上門,結果沒想到老顧客竟然對她
求婚。對於有一定年紀的人就某方面而言,這其實是滿感人的一件事
,畢竟以女方的條件男方願意做出這樣的決定,或多或少都可以視為
男方是真心的而非是基於妥協,更何況一開始是女方去求男方來「消
費」而不是男方去求女方。但隨著婚禮的逼近,女方開始懷疑自己當
初的決定,因為女方對男方一點感覺都沒有,而她雖然是酒家女但是
卻不賣身,所以也一直無法確定這件事。因此,她到了新婚之夜才確
定也因而和男主角坦承了這件事。
這部作品的題材要透過電影表現,可以說是集不利因素於一身:
首先,拍攝素人演員尤其是老人,其實在畫面上很難賞心悅目。而導
演為了克服此一先天題材上的障礙,本片通常盡量採用背光拍攝男女
主角對話的部分;而且導演在拍攝上決定以臉部特寫為主要鏡頭,但
相較於《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幾乎謹守只有特寫和全身兩種尺寸的
畫面,本片讓臉部特寫作為主要鏡頭,但卻不是全部的鏡頭,使得畫
面在安排上會因為「非重點畫面」使得重點畫面顯得明確卻不單調疲
乏。
再者,在題材上,這樣的劇情其實是有違一般觀眾期待的,因為
劇情的張力解除點最終並非是落在皆大歡喜的結局上,而是以女主角
終究還是過自己想過的人生作結,無論她的人生對於局外人而言是多
麼的荒唐和虛擲人生。但所幸她的孩子支持她的決定,也才會有這部
電影的誕生。
而且這部電影正因為除了男主角以外都是本人演出,在電影史上
便有其話題性:在義大利新寫實電影裡,曾經有過邀請當事人拍攝社
會問題題材的作品,而這樣的作品當然也引起影評人不小的反應,畢
竟這樣的創作方式很可能會讓電影變成像台灣的媒體一樣,對當事者
造成二次傷害;但對於《我媽媽是派對女孩》而言,這樣的問題是不
存在的,因為這是當事人自願拍攝的作品,而且導演之一就是女主角
的兒子。也因此更不可思議的是,很顯然正是因為女主角的小孩們贊
成女主角的決定,才會決定要拍攝如此大膽的題材;也因此在片中孩
子們對於女主角的支持不單純是演出來的,有些孩子在片中的反應也
因而凸顯出他們對母親複雜的觀感,但最終決定支持母親的決定的態
度。
在最後仍然不能免俗地要讚許一下法國電影。在去年坎城金棕櫚
的作品裡看到的問題,沒想到今年就可以在金攝影機獎暨一種注目最
佳整體表演獎的作品裡看到解答,坎城從來沒有因為商業化而讓藝術
去屈就什麼。這也是為何明明坎城影展的會場有非常多片商在做生意
,但競賽影片卻從來不會因為生意的熱絡而失了格調。真不知道明年
坎城影展還能看到什麼驚人之作?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