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美國狙擊手》(American Sniper),如同許多評論已經指出的,這部片主要是
以美國愛國主義角度詮釋的一名海豹部隊士官的故事,片中含有極大量愛國主義、保守主
義、帝國主義、基督教保守派的元素,穿插戰場─家庭─戰場的敘事方式,縱使是從我這
種第三世界國家觀眾的角度來看,這部片能夠成功激起WASP (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美國人的感動(以及票房佳績)是完全可以預期的。
對這部分的批判已有許多論述,賣弄愛國主義、包裝暴力侵略的事實、煽動反伊斯蘭等,
如本板板友精要的評論: 推 macassans: 這部片就是共和黨支持者的春藥阿
因此,在這裡我想分享的是一些看完影片的自我反省。就從主角某次任務後返鄉的橋段說
起吧。在臥房中發生了類似這樣的對話(大意接近啦,具體字句不確定):
Chris的太太Taya對他說,希望他回到這裡(指美國)、回到家裡,她需要他的陪伴、孩子
需要他的陪伴,Chris回答說這是他要保護他們、保護國家的方式,Taya說,你已經做了
夠多了,「讓其他人去做吧」。這是全劇當中我被觸擊到最強的部份。
「讓其他人去做吧!」因為我太愛你了、因為你是那麼棒的女兒、兒子、伴侶、雙親、因
為你有太多更重要的事必須完成,所以縱使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家園/祖國,你也不能去冒
死奮戰。這背後隱含的潛邏輯是,就讓其他那些沒那麼重要、沒那麼棒的人去做這些事就
好了。
「讓其他人去做吧!」去保護家園、去改革社會、去揭發種種的不義、去節約公共醫療資
源的使用。若大家都讓「其他人」去捍衛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社群價值,還剩下誰能
夠去做這些事?此時不得不反問自己「為什麼不是我?」這個問題。應該是因為我太重要
、太聰明、是如此地深受他人的喜愛、因為我有太深愛的家人、有太多其他的義務,所以
我不能去。除了自我感覺良好以外,還有什麼更多的論據可以證成這件事情?有一個,就
是我跟你們不是我們。
進一步,就是「我們」是誰的問題。姑且先不論在異質政治社群中的各種壓迫宰制以及預
設立場,多數自由民主國家的人民事實上可以清楚地區辨「我們」是誰、祖國是哪裡,可
以堅定地感受到共同體的認同。但是這個問題對於台灣人來說卻是特別艱難,時至2015年
的今日再去提什麼愛國主義、為國犧牲之類的事,難免被人認為要不是頭殼壞去,就是被
成功的黨國洗腦教育過後留下的餘孽,再不然就是某種危險的基要主義分子。或許如同王
宏恩的分析,依據最近的調查,台灣人作為一種身分認同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下一次
大選將不是「誰是台灣人」的競爭,而是「台灣人要什麼」的競爭」,因而必須區辨「讓
民眾轉而說自己是台灣人的原因是什麼」,但我認為還是需要關注的是台灣人「是什麼」
的問題,也就是去問說,這裡的台灣人就是構成「我們」的我們嗎?
沒有回答「我們是誰」的問題,就無法辦法回答「讓其他人去做吧 vs. 為什麼不是我」
的問題;沒有回答後面這個問題,就沒有辦法去做那些冒死奮戰、自我犧牲的事情,如
此,我看不出一個自由民主的政治共同體如何能夠存在下去。
延伸閱讀
王宏恩:當台灣認同超過60%,代表什麼?
http://whogovernstw.org/2014/07/25/austinwan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