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結論已經先下在標題 簡言之 整部片非常過癮 就算我不懂鼓 只知道正拍反拍
但整部片所呈現 那股渴望 衝勁 是人或多或少都能體會的
誠如英文片名Whiplash(鞭打)所示
全美最頂尖音樂學院的老師Fletcher相信 天才唯有經過鐵血教育的鞭策才能淬鍊而出
整部片幾無一般認知的勵志片元素 愛 關懷 鼓勵 良師益友 呿!屁都沒有
(雖然不免俗有公式:挫折→打擊→站起來)
從頭到腳穿著黑壓壓的Fletcher 根本師承《星際大戰》裡西斯大帝的心法
動輒打罵羞辱 公然揭人隱私 掀人瘡疤 說謊 表裡不一 暗地捅人
激發人的黑暗面來修煉成魔
活脫是《穿著Prada的惡魔》的米蘭達 跟《金甲部隊》的嘴賤士官長 兩者合體
(附註一下 其實電影也沒特別讚賞這種訓練法 因為上一位天才真的不堪負荷走了)
而我們主角Andrew也是日常生活中 我們恐怕會避之不及的王八蛋
不顧情面口出輕蔑之語 大剌剌看扁親友 自我中心 沒有交心的朋友
就連剛開始把到的女友 原本照窠臼 她應該會在後期 扮演找回主角失落信心的角色
沒有
因為成就偉大的道路是孤獨的 說掰就掰
Nicole的戲分只是印證 主角登峰造極之途 必有無法挽回的東西
儘管主角個性設定惹人厭 但我們觀眾還是自然而然接受了這特質
因為我們知道他有理由 他有目的
電影一開場 畫面全黑 只有連串的鼓聲 嘎然而止畫面切進主角半夜獨自練鼓
然後慢慢跟著鏡頭推進 彷彿被吸引過去 才發現這是Fletcher的視角
接著我們從短短對話就認識到兩者的關係 以及Fletcher的機掰個性(但不得不說頗有趣)
這簡單的開場成功攫住觀眾的興趣
再來 導演用一個很容易察覺的手法貫徹全片
就是
大特寫+快速剪接
例如開頭切到戲院時 裝飲料、闔上杯蓋、撈爆米花這換場連續動作
還有曲目本身在過場的時候 鏡頭在鈸、鼓架、琴鍵、長號伸縮的手、小號的管口切換
或者加強風雨欲來的緊張氣勢
例如第一次練習 樂團進來準備 Fletcher分秒不差準時進來 大夥如臨大敵
以及最後上台表演驚覺被陷害 手忙腳亂卻發現大家頓時就緒等待指令 氣氛完全凝結
(襯托主角的心境:幹 挫屎 要開天窗了)
就算光看畫面 那俐落、整齊劃一、豪不拖沓的節奏 也能感受出這些人是專業的高手
又或者營造急迫的狀態
像是主角要趕表演的這段
跳進車子裡 按鍵、設定導航、顯示時間、排檔、輪子發動
打電話亂幹譙
放東西、踩油門、時速表指針快轉 下一幕馬上接 開門趕到現場
完全是一氣呵成
再搭配些微顛簸的搖晃鏡頭 我們也不自覺被主角的心情牽得七上八下
還有兩個跳接(Jump C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