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給不是布袋戲迷的你。
聖石傳說,這是我國中的回憶,三傳人大戰魔魁是我最喜歡的片段,
展現了偶戲的手法。
魔法阿罵,這部卡通是我認為最有台灣味的電影,
從配音到畫風是濃濃的鄉土味。
冰雪奇緣,這部卡通是現在全球最賣座的卡通,故事也從傳統的迪士尼,
走向了不同的戲路。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台灣有自己的動畫,除了魔法阿罵之外他會是長什麼樣子,
能不能有自己的元素,一個能夠讓我認同的元素。
看這部片子之前,已經爬了各種文章,從布袋戲板爬到西洽,再爬到電影版,
我只覺得要去看這部片子,實在需要一點勇氣,但是因為已經約好了所以
必須要去。
從我的觀點,整部片子是以"認同"作為貫穿作品的精神,世人對阿西的認同,
妹妹對張默的認同,以及妹妹對於阿西的認同。
然而認同的建立在這105分鐘的時間裡,顯然是需要再強化,
印象中天外奇蹟花了六分鐘讓觀眾與老爺爺建立起了關係,
可以讓觀眾理解老爺爺的心理邏輯與思路,
很不幸的在這部片子中並沒有做到這一點,
實際上在動畫上,能讓我這麼感動的也只有天外奇蹟,
以至於我必須要到最後才看出並且與之相連。
劇情上其實相當簡單,就是因為世人對阿西的不認同,造成了主角家破人亡的狀況,
開啟了接下來的悲慘生活,接著遇到了阿西的能源危機,
只好前往原產地樓蘭找原廠技師求助,不明就理的加武鬥大會,
不幸捲入當地的環保團體與黑心財團的抗爭,最後理解取捨之後,離開人間的故事。
在劇中,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什麼張默這麼希望能讓阿西被世人認同,
父親的冤屈和阿西被接受我無法畫上等號,
一直到最後才理解到因為張默已經把阿西當成自己的家人,
他所希望的是家人能被世人認同,希望自己的家人能被接受而努力,
但是劇中沒有交代為什麼阿西參加大會優勝,對於張默而言是一種被認同的表現,
這一點我很好奇。
對張默小妹來說,他認為的哥哥心裡只有阿西沒有他,他希望能得到哥哥的認同,
這一點表現的非常完整,也在最後有完整詮釋。
看完之後,剛好遇到黃總監的電影見面會,當面向他詢問了,
為什麼整部片子在情感的著墨上略有不足的狀況。
總監的回應是,劇本是180分鐘的長度,拍片整理到到120分鐘,片商決定發105分鐘。
這樣我也到能理解整部片子中情感的建立為什麼會有不足的狀況。
把片子看完,我可以理解為什麼布袋戲迷,對於這部片子有這麼多的不滿,
因為這部片子真的不是拍給布袋戲迷看的,這是拍給非布袋戲迷看的,
但是如果你想看看台灣的帶有台灣特色的動畫,
我覺得一定要進場來看看,偶戲也可以這麼美,
最後黃總監如果你有在上PTT,
我誠心覺得即使偶戲在決戰這一幕有極限,也應該使用偶戲作呈現。
因為這部片子的主角是偶,整場戲都是為了偶所搭,
就讓偶在這個平台上表現出他的極限之美。
如果你和我一樣,認同台灣動畫應該要有自己獨特的元素,
這部片子可以讓你體驗到偶元素與動畫結合的的潛力,真的要進去看看,
如果你是布袋戲迷,說真的這片子不是給你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