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小孩都開心的《怪獸電力公司》
網誌圖文版:
http://www.b88104069.com/archives/1226
1995年的《玩具總動員》是史上首部全電腦動畫長片,皮克斯當時在全世界
電影院留下驚嘆號,而幾乎是同年開始,《怪獸電力公司》進行前期開發,
2001年在美國公開上映的時候,皮克斯再度在電影院留下驚嘆號。在這個驚
嘆號背後,是整個製作團隊五年不懈的努力,光是主角毛怪身上的毛髮,多
達230萬根,除了運用計算機繪製數量龐大的毛髮之外,還必須考慮每根毛髮
的陰影投射,由此可見,這部92分鐘的動畫長片需要投入多少時間心血。
電腦繪圖技術再怎麼厲害,畢竟只是一隻畫筆,利用這隻靈巧畫筆所畫出來
的故事,才是動畫片成功的靈魂。皮克斯團隊在創作《玩具總動員》期間,
大家都覺得小孩子離開房間後玩具活過來的概念很新鮮,當時有位編劇聯想
到自己小時候害怕怪獸從衣櫃裡出來,這個便是《怪獸電力公司》的起源。
從那時候開始,皮克斯團隊持續不斷地編寫劇本,人類主角本來是30歲中年
男子,後來變成7歲愛爾蘭人或非裔美國人,最後才定案是3歲小女孩,因為
「我們發現她越年輕越就會越依賴薩利(毛利)」。動畫裡面的毛怪和大眼
仔等形象鮮明的主角們,在誕生之前都經歷過編劇的一改再改。
最後定案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故事,簡單講是怪獸版的超級奶爸。原本嚇小孩
MVP的怪獸毛怪,陰錯陽差變成柔情老爸,經歷了哄小孩睡、跟小孩玩躲迷藏
、小孩走丟、拿玩具熊逗小孩開心等「冒險」,最後還成功拯救了小孩和自
己公司。這是個很典型的皮克斯故事,在天馬行空的想像世界裡一場冒險旅
程。和迪士尼相比,皮克斯較為成熟世故,但主要市場訴求仍然是未成年小
孩,這是動畫(卡通片)很難跨越的本質門檻,這道門檻連作品深刻複雜的
宮崎駿都很突破,更遑論走幽默風趣路線的皮克斯。不過《怪獸電力公司》
算是首部以大人對待小孩角度出發的作品,很可惜在怪獸奶爸的逗趣之餘,
皮克斯並沒有對父親這個角色多所著墨。
迪士尼動畫有蠻多少女情懷的作品,宮崎駿動畫擅長以小孩觀點對世界作出
批判,皮克斯則是常常拿大人的生活場景開玩笑。《怪獸電力公司》裡大部
份怪獸都是上班旅,為了工作績效斤斤計較,故事裡還睿智機靈地嘲諷了黑
心老闆和黑心企業。難怪有些美國影評說帶孩子去看此片的成年人,也會驚
喜發現自己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不管是大人小孩,觀賞這部動畫片都會感
到開心吧,這是皮克斯成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