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原po這篇用心的普雷文,我想要做一些簡單的回應,主要是針對原po認為圖靈的「同
志面向」未在這部電影中,被好好對待,甚至過份地輕描淡寫(understate),導致結局
高潮的張力顯得不足又突兀。就我看來,本片看似沒有在結尾前大篇幅、或明確的描繪圖
靈的「同志面向」(及其相關的事件,如霸凌、排擠或性慾的需求),卻因此更突顯圖靈
在當時社會受壓抑的處境。
就拿當時的社會文化氛圍來說吧,我其實不熟悉英國歷史,更遑論英國的同志運動史(不
過要趁機推薦目前正在上映的另一部電影《驕傲大聯盟》,正是描述1980年代的英國同志
運動),至少就我所知,當時的同志(性)行為是非法的,正如同片尾所言,許多在世的
男同志仍因該法至今依然是帶罪之身,不難想見,當年的同志需要多麼、多麼、多麼的隱
晦。片中圖靈聽聞摯友的死亡的反應,我反而認為是最極致的呈現:多麼壓抑的否認,多
麼不可言說的情感,而這可能就是當時不得不然的現實。因此,片中不論是圖靈刻意壓抑
的性向、或是編劇或導演刻意「淡化」的同志面向,其實正是「突顯」了當代社會同志的
(被迫)壓抑處境。
此外,原PO希望看到更多圖靈因性向受到的迫害、霸凌或痛苦,但這樣同志電影,已經太
多了,甚至已成為同志電影的主要基調(就是要可憐、無奈),而我認為,如果《模仿遊
戲》也是以這樣的方式呈現圖靈的一生,很可能就流於通俗又普通的「同志電影」(就是
要大家感覺「同志」好可憐);不過,導演與編劇想說的,正是把焦點放在圖靈對世界的
偉大貢獻上,然後最後卻因為同志身份而下場悽慘,才更突顯了這兩者的衝突與後者的荒
謬,也更令當代人反省:我們還要因為同志身份,而否定一個人的一切嗎?這個世代是否
還會出現下一個如同圖零下場的好人呢?
我不知道原po對同志處境的瞭解多少,但就我來說,身為一個同志,這是很多同志當前共
同的處境:我們拼命的要當個好兒子、好學生、好同事、好朋友,拼了命的想要讓別人的
看到我們的成就,希望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但這樣心態背後,是深層的恐懼,害怕自己的
同志身份一旦被發現,過往的成就是否就一筆勾銷,君不見這是多少被「掃地出門」的同
志的人生故事啊!(這時候不禁想唱let it go: be a good girl, you always have to
be. Conceal, don’t feel, don’t let them know~)
所以本片編劇在得獎時告訴世人:Stay weird, stay different,他正是想藉由圖靈故事
的史實,告訴世上所有被遺棄之人(同志當然是其中之一),因為圖靈的故事現在看來是
如此荒謬,我們不能再讓此等荒謬重演。So stay weird, 歷史總會還你公道。
不過,我也同意原po最後所言,某些轉折的突兀與不解,我也覺得同儕突然支持他很怪、
邱吉爾同意他當領導也很怪、圖靈一開始對瓊的「賞識」也怪得不行(例如為什麼也要對
瓊說「被遺棄之人」那段,是要扯到當年女性處境嗎?)。因此,《模仿遊戲》的確不是
一部完美的作品,但我認為在同志的面向上,它絕對不是像原po所言,那麼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