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的純粹到了最後,是種無可取代的藝術
這部片在未看前就頗期待
但沒想到當下的震憾及觀後餘波會持續那麼久
直到現在過了好幾天,腦海中還是一直浮現
師生怒吼、鼓棒連擊,伴隨餘音繞樑
看電影可以看的很深、也可以很直白的去看
在這兩個小時內的時間它都做到了
一直到黑屏的瞬間
我才知道原來兩個小時已過
什麼樣的教育,才能促成一種技術的極致?
愛的教育,又是否真的能達到最高處?
GOOD JOB這兩個字是在技術成長過程中,最大的阻礙?
<<<<<<<<<<<<<防雷>>>>>>>>>>>>>>
教育、打鼓
是這部片的核心
Andrew在被賞識的進了全校top的樂團
卻在進去的第一次試打,便被虐的體無完膚
短短不到半小的開頭便深刻的刻劃出兩大主角的形象
Andrew、Fletcher
幾乎可以說是鐵血教育的方針
究竟是毀了多數人還是成就了少數人?
在Fletcher眼中成就起來的尚恩
卻在私生活中,以憂鬱症自我了斷了一生
無可否認的在技藝方面Fletcher的確成就了他
但是否表示,在心理層面Fletcher也必需幫其建立呢?
在片中不斷反覆出現的是Foetcher的教育方式
為了節奏(我真的聽不出差異Orz)
將整個樂隊留下了六小時以上,因為打不出他要的節奏
三個鼓手連續的交換打擊
所有人關注的點沒有其它,就是那一下一下的鼓聲
不論是本來的老將、中間進來的Fletcher
或是剛被找來的新人,在這高壓的環境中不斷要求要求
除了要求之外,看不到任何東西
節奏、速度,對於鼓手、打鼓這件事來說就是一切
透過這些部份,觀眾能百分百的理解這件事
在Andrew部份,不斷的出現的是堅持以及相信自己
偶像Charlie Parker的存在真的給予了他很大的信念
Charlie Parker在片雖然只出現在唱片上
但名字及精神卻貫穿了整部片
不斷的磨練自己,也不斷的相信自己
其實Andrew和Fletcher很像
都很相信、都很堅持、都相信I am the best, and will be Charlie Parker
不斷競爭、淘汰,不斷的達成那要求
即使被Fletcher換下去,也不相信其,而相信自己
這真的是很難得(台灣的環境)
後半段因為Fletcher的教法而引起尚恩的自我了斷
最終導致了家長的群起反彈
但做為重要證人的Andrew並不覺得Fletcher有什麼錯
這其實是很有趣的爭議點
為了教育、為了追求頂點、為了踏上那夢想之地
有些人能撐過、有些人不行
Andrew知道、Fletcher知道
但對家長來說,自己的孩子只有一個,無可取代
因此就成了無法接受的事實...
如果只到這便結束,那頂多就微好雷
最後Andrew離開了Fletcher
收了鼓、放棄了夢想,回歸了一般大眾(原諒我用了這個詞Orz)
沒有了執著、也沒有了堅持
然後「巧遇」了在酒吧演奏的Fletcher
Fletcher始終相信自己,沒有要求,便不會有下一個Charlie Parker
如果對一個人一直和他說「Good Job」
那便是會使他的高度就一直卡在那不會成長
(其實這說法每個地方都有...但要看執行的力度...)
最後還再度邀了Andrew去參與他的樂隊
(吐糟:Andrew在放下鼓棒不知多久,再拿起來跟沒放下一樣)
報復心是一定有的
(學生會跟老師對幹的也就那幾個)
在第一首的完全不對盤後
一種被羞辱下台,卻在相信自己之後,折返
有種Charlie Parker上身的感覺
和Fletcher說出「I will check you」的同時
說真的,那當下看的情緒真的很複雜
會覺得Andrew想要給Fletcher羞辱
但實際上又會覺得那時的Andrew真的是全心全意的在鼓上
帶起了Fletcher、帶起了整個樂隊
然後發現了彼此的最終目標Charlie Parker
在那被扶正的鼓的眼神那瞬間
你會知道他們之間已經不需要語言
那時所存在時空的一切,便是他們所夢想的全部
ps.結束的真的有點突然
原本我還期待演完會不會有什麼感人橋段
結果在鼓聲中直接拉黑幕
搞的我現在一直無法忘記那最後打鼓的模樣及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