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來自我的臉書
<美國狙擊手的主客體>
主體當然是片中的主角Kyle及美軍
而做為二元對立的戰爭敘事結構
客體是伊拉克蓋達組織
並且「反派」蓋達組織有個對立於Kyle的狙擊手 Mustafa
因此
電影就在以下的二元對立下的大結構開展
美軍 VS 蓋達
Kyle VS Mustafa
若對照片中的隱喻: 牧羊犬 羊 狼
美軍、美國人(甚至世界人民)、蓋達
Kyle、同袍、Mustafa
形成了三元
牧羊犬是正義的 有能力的 懲奸鋤惡的
羊是善良的 虛弱的 需被拯救的
狼是邪惡的 力量強大的 需要被消滅的
由於是類似傳記的電影
影片對主角的刻劃相較其他角色自是十分地多
正義 責任感 愛家庭 無私奉獻 愛國
幾乎完美
且視角是從美國出發
可以看到美國大使館被攻擊 雙子星倒塌等
來塑造美軍的戰爭正當性
也更強化主角的愛國心和責任感
在此我們看到了影片的主體
隨著劇情的推展
觀眾也在不知不覺中投射了自己的情感
我們希望美軍勝
我們想要看到主角把一個個的「壞人」殲滅掉
相反地
做為「反派」的、「邪惡」的、「黑暗」的客體
我們看到的是破碎的、無來由的、可憎的
我們不知道伊拉克發生什麼 不知道蓋達為何要這樣做 不知道Mustafa為什麼從敘利亞的
奧運國手變成殺人不眨眼的混賬
我們其實根本也不需要知道這些
在二元對立的敘事下
既然主體是正義的 被逼的 自我保衛的 除暴安良的
那麼 就算我們不清楚客體
反正 他們就是壞 就是可惡 就是被殺活該
所以 我們看到美軍和主角一夥人被攻擊 會緊張會祈禱會不忍
而 那群沒有臉的客體 被鏟除了 我們痛快叫好
電影強化了呼應了我們對美國的正義形象
同時也呼喚了美國人民的愛國情感
至於蓋達 伊拉克
我們不關心也不需要關心
反正就是等著被消滅就是了
劇中還是埋了兩個向戰爭提問的梗
原本要從事神職的海豹成員Marc Lee
他質疑了自己所做的事的意義
也懷疑起誰是正義邪惡
還有失去兒子的媽媽在喪禮場上的一席發言
但向戰爭提問在整部片中的份量相較之下太輕
輕微到甚至像是企圖平衡觀點的虛應一下
所以反思的效果仍舊遠遠不及我們想看美軍和主角大殺四方的心情
當然 回過頭來看
這部類傳記的電影
從主角及美軍的觀點來敘事 是無可厚非也無可避免
所以我告訴自己先稍稍保留對影片在這方面的否定
只是
如果能再多刻劃「反派」的臉孔 讓觀眾得以窺見客體的紋理
並且帶到一些美軍或美國出兵的黑暗面
我覺得會更耐人尋味 也會更激起反思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