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這種片 [好雷] ,絕不是說它劇情多完整、角色多立體、情節多感人、議題多深度,甚至也未必是在說它動畫特效或動作音響多麼精緻而震撼... 這種電影只要在市場上走出了一條新路子,我就給個 [好雷] 。
這是條新路子嗎?從各種角度都不太像,畢竟充滿老梗,譬如主角一定是有肩膀硬漢、一定面臨婚姻危機、一定有個過不去的陰影、一定要當最強老爸勇救女兒;配角線一定有個科學家、一定讓科學家隨時旁白解說劇情;雜兵線一定有些人會死,死的當然是亞裔人、以及大難中的敗德角色... 等等。
不過這些我都不管,這片其實可以完全簡化為「爸媽找女兒」的一家人故事,什麼大難中的芸芸眾生都是路人,把「努力重建舊金山」全部投射在「努力救女兒」的簡單故事中。來揣摩一下本片想說的故事,我認為很簡單:(1) 地震專業團隊提供了地震時的各種災難現象,(2) 編劇與製作團隊把這些災難現象中的震撼片段精選出來、組織起來,(3) 用爸媽兩個角色串連所有片段,給個「巨石夫婦奇幻之旅」,以救到女兒作為奇幻之旅的終點。
我突然想到去年的波蘭戰爭片《浴血華沙》Miasto 44 ,劇情結構和《加州大地震》非常類似:華沙起義 63 天分很多區、有很多種對戰、有很多種不同的災難與屠殺方式,編導硬是安排一對小情侶神奇地穿梭各區從頭到尾見證一切;《加州大地震》也是一樣,地震有街頭有大樓有地下室、有市中心有公路有郊區有港邊、有大火有海嘯有崩塌有洪水、有直升機有汽車有飛機有快艇... 誰運氣這麼差(其實是運氣好)把這一切層面都見證到了?也許這種奇遇很稀少,剛好電影主角就遇到了。
當然《浴血華沙》和《加州大地震》主題不同風格不同,前者有戰爭包袱與沈重殺戮,後者則充滿英雄主義與人定勝天的好萊塢精神,兩者同樣是放大絕給主角奇幻之旅穿針引線,前者當然會被敬重而體諒、而後者恐怕不免遭到灑狗血與硬凹劇情的質疑。當然為了這個「見證一切」的大絕之旅,本片劇情需要犧牲很多合理性也要灑很多狗血,不過我完全可以體諒,至少比起《明天過後》、《2012》或《ID4 星際終結者》的多主角多線敘事,已經算是走出了新路子。
回顧這幾片,都是德國導演 Roland Emmerich作品,儼然他已經在全球奠定了一種好萊塢災難片典型,《加州大地震》也一定會被拿來和這些艾默瑞奇玩地球電影比較,其實處處看得出來本片獨特之處:
首先,前面版友已經提到過的「距離」,艾默瑞奇災難片都是大尺度,硬是要從海上看著大陸一片一片剝落、喜歡玩自由女神等級的大地標、不論飛碟光束還是飛機衝浪都要撞白宮... 一路都要搞馬戲團的華麗災難盛宴;而《加州大地震》不一樣,要近景,而且是要主角身在其中努力避難的近景,有大地標但不一定要從遠方拍全景(僅有金門大橋有全景),而更注重奔逃中的人類與落石。這一點,就塑造了驚險感,而與艾默瑞奇用神之視角塑造的荒謬感截然不同。
其次,人物方面,艾默瑞奇喜歡丟出刻板人物,不只主角要英雄又有家庭陰影(這個《加州大地震》主角也有),各個配角也都很栩栩如生地刻板,一定有蠢笨官僚、無用美軍、無奈總統、自私富人、敗德路人、種族歧視、階級剝削... 彷彿老天要用災難來洗清這個瘋狂世界一般,讓一眾免洗配角跟著遠景大地標一起塑造荒謬感,讓我們觀眾樂一樂;本片只有巨石主角英雄形象太鮮明、建商情敵帶點不擇手段的敗德而已,不過兩者都沒描寫得那麼刻板而滑稽,甚至建商情敵一開始也是很急忙想找人救女兒,只是在恐懼當前撤守了勇氣而已,這些描繪相對都算認真。
(甚至還有向來災難片殺不手軟的亞裔角色,在本片雖然也很快領便當,但至少這便當領得很英勇、很真誠)
最後,關於我們怎麼面對天災,艾默瑞奇一定會搬出政府、科學家、以及小人物三種角色並行,三種角色一定會兜在一起而共同完成一個國家級計劃,最後終於靠美國拯救人類,讓星條旗帶著希望隨風飄揚;《加州大地震》雖然也有片末的大星條旗,但美國政府與軍方的鏡頭就只有最後那一點點,全片則全部圍繞在主角一家小人物,科學家甚至都只是平行的旁白解說而已。
如果說,艾默瑞奇是藉著災難片故意塑造「大美國主義」、並戲謔地玩弄大美國主義之荒謬給觀眾看,我認為《加州大地震》完全相反;它不塑造大美國主義,它只認真講人克服困難的小故事,而最後帶著與國家一起胼手胝足重建未來的信心與希望,手牽手一起努力走下去。
一個是用高高在上的戲謔眼光笑看人間、一個是在地上一步一腳印迎接挑戰辛苦打拼,《加州大地震》不論在攝影、場景、角色、劇情等多層面的設計上都走出與艾默瑞奇截然不同的路子,這許多層面也共同塑造了本片的完整風格。
不管我在本片看出多少缺陷,畢竟它認真地找了個真實議題(還沒發生而已)、認真地運用了最新電影技術呈現這議題、認真地走出了獨特完整的電影風格而沒有包山包海、更認真地說了個完整故事也丟出清楚訴求(就算是世故的我們未必認同的訴求),我認為這片仍是精采好片,值得我在 2015 年進電影院看一次,也提醒我:舊金山很美,要遊就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