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ding7 (sading7)
2015-06-05 19:41:16日本在二戰時期造了一萬台零式戰鬥機
絕大部份在太平洋上被美軍打成了廢鐵。
這是混合改編的故事
我只就電影的故事來看,編劇還是不錯的,
童稚而充滿想像的夢境表現出主角對飛機的熱愛
然而日本為"富國強兵"犧牲了底層百姓,二戰時期的日本人也是過得很苦,
他也為了自己對飛機的熱愛而間接地加重里見菜穗子的病情
電影的最後在夢境中,圍繞著他的只有一堆廢鐵
故事是要說,這一切真的值得嗎?
但另方面來說,故意不把那時代的日本人可能多多少少都會有的天皇萬歲思想,
渴望日本擠身軍事列強的夢想,這些觀念和情感,表現在主角上,
顯然是刻意要讓主角顯得"清白",所以主角的性格單薄,
你知道他熱愛飛機、專注力很強、頭腦好、熱心但有時顯得情感淡薄
以及似乎因為沒下文所以讓人感到納悶的主角的正義感
然後就沒了
這大概是考量到要避免讓主角的思想引起爭執
因為那樣會主角變得較難得到"更多的同情"
我想到柯林伊斯威特導的「來自硫磺島的信」
就沒有特意去避免讓主角表現出"打倒邪惡美國人"
那種在當時的日本人其實並不罕見的想法
我不覺刻意裝飾和留白讓主角顯得無辜或只是單純地熱愛設計飛機
並且偶爾強調一下他的反戰思想,而且也被日本特務警察迫害
是一種貼切真實人性的描寫
何不派一個角色問問他
你對於被日本戰爭機器迫害的人們有什麼感覺?
我並沒有要譴責什麼人,我也同意在專制政權底下工作的人們
基於很多的理由,不能被當成共犯
但我覺得這是應該要問的問題
那個外國人說:在這個避暑勝地忘了日本的惡行
以及被全世界敵視的事實
日本會毀滅,德國也會毀滅
但是這個現在有誰不知道? 這是一種太廉價又太普通的「反戰情節」了
與其讓角色迎合現在的價值觀
我更欣賞忠實地呈現那時代的精神面貌
這與要表現出反戰觀點並沒有衝突
主角刻畫的很保守,就如同配音似乎也一直在避免"走樣"
故事本身也很老梗,為了爭奪什麼、因為熱愛什麼
所以犧牲了自己或別人,付出了那些代價
這是常見的題材了
就以對戰爭的省思來說,沒看到什麼特別的新意
不過我仍然覺得風起相當好看,畫面優美,音樂動聽
特別是音樂,令人印像深刻
只是對於以簡約樸素作為基調而沒有什麼突破的故事感到可惜
也許宮崎駿動畫本來就是這種風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