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四月中去看的試映會。^^
先說背景,因為我是東部南部鄉下人,所以,劇中的角色,會有比較多的共鳴。
有些人會覺得自己離這部片很遙遠,有些人會覺得離這部電影很靠近。
就像《艋舺》是一部離我很遙遠的電影;但是《愛琳娜》就近一些。
圖文網誌版
http://ramihaha.tw/movie-elena/
約四月中的時候,蕾咪受到電影圈的導演朋友邀請,前往欣賞這部國片《愛琳娜》試片會
在試片會的過程中,導演林靖傑先生非常用心的和觀眾們互動,瞭解觀眾的迴響與回饋。
原來,一部非常用心製作的原創本土電影,有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被我們看見。
當時《愛琳娜》在推廣上遇到了困難,原因在於太過台灣本土,並非兩岸合資的電影,片
商認為市場範圍有限,因此,在許多知名戲院上映並不容易,熱門的時段與機會都早已被
琳瑯滿目的好萊塢爽片給佔得滿滿。
蕾咪承認自己也愛看紓壓爽片。
那一晚,蕾咪帶著妹妹一同去欣賞《愛琳娜》,看到最後我們分享感受時,卻都哽咽了。
因為,裡頭的角色太過真實,我似乎可以聯想起我鄉下鄰居的大伯是角色A、我臥病在床
的爺爺是角色B,而我們身邊有好多人,努力的在為生活打拼,沒有顯赫的頭銜、更沒有
雄厚的家世,卻對待身邊的人們,總是真誠又用心。
就像電影製作團隊一樣。
好萊塢式電影 vs. 描繪式電影
如果喜歡看好萊塢式電影的孩子,可能會覺得心裡難受,
內心一直冒出「請講重點」的感受。
因為好萊塢式的電影,非常的直線思考。
就是電影在開頭帶出問題與困難,
接著,貫穿整部電影的去克服並解決困難,That’s all。
如果,人生有這麼容易,就好了。
有機會接觸到東方電影與歐洲電影,妳們將會看到更多詮釋世界的角度。
《愛琳娜》這部電影,其實更像是一幅畫,它有點貪心的,
想要將每一個角色描繪的立體,就像活生生的你認識他一樣。
於是,我們經常會模糊了,誰是主角?誰是配角呢?
到底遇到的困難與問題是什麼呢?
它卻是最真實的,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主角,沒有誰是配角;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自己美麗與哀愁,而你就是你生命中的主角。
貫穿全劇的,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把小提琴,一曲曲悠揚的琴聲。
台灣社會議題懶人包
在台灣,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方式去關心這個社會。
電影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像是故事紀錄片的形式,提醒著我們社會議題。
我不敢說,欣賞《愛琳娜》這部電影是心情輕鬆的,但是,對台灣人來說卻是「深刻的」
它甚至對我來說,應該要成為台灣歷史上的一部分,記錄台灣草根人物的面貌。
裡頭不僅僅有風花雪月的愛情,而是故意挑弄著妳的敏感神經;談論著 關廠工人、都市
更新、新移民、警民衝突、高雄氣爆、未婚生子、市井小民的社會議題。
不禁讓人反思,你關心過這些消息嗎?還是從來都沒有在乎過呢?
偶爾離開台灣,出去走走;你將會知道「文化認同」有多麼珍貴!
我誠懇的希望著,這部電影能讓更多人看見。
套句《王牌特務》英式電影說的「喔!抱歉,這可能不是你想的那種電影。」
但是,《愛琳娜》卻是個跟我們一樣生活在台灣土地上,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真實不一
定美好,卻是同樣的充滿張力,而《愛琳娜》裡頭藏著電影人對台灣南部濃厚的情感,需
要妳們的細細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