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zwk (罔)》之銘言:
: 昨天去看侏儸紀世紀
: 回來查了一下導演是誰
: Colin Trevorrow
: 完全沒聽過
: 看了一下資歷好像也沒有甚麼作品
: 為何這種大資金巨片會給他拍???
: 印象中還有很多商業大片的導演也都是籍籍無名
: 是不是在好萊塢的電影工業制度下
: 導演不太重要
: 只需要懂得基本技能就好
: 重點是要聽話?
這個問題其實要看是什麼片子
如果是商業取向比較重的片的話,那通常不會需要太要求導演的個人風格
(雖然有導演本身常常也是商業元素之一)
在商業取向沒那麼重的片子裡,導演風格才會比較有決定性
好萊塢大部份的片子是製片制的方式來製作的
也就是說,整部電影的發動機與核心是製片
電影這個東西可以向商品一樣來說明
典型的流程是,製片拿到一個劇本,評估要花多少錢拍攝,票房大概有多少
算出應該可以賺多少錢之後,說服投資方投錢拍片
(這時候可能也會大概跟導演或主要演員談一下,有名人在劇組內也比較好拿到錢)
再依照片子的類型,選擇比較可能執行出來的導演、演員、其他劇組人員
導演在這種片子裡,有時候的確就會像你說的,只要有一定的能力,聽話還比較重要
(跟其他的工作人員沒什麼差別…)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把金主視為股東(董事)
製片視為執行長,導演視為設計師,雜七雜八的劇組人員視為生產的人力
在這個商業的產品裡面,最重要的就是產品開發和生產的費用和時間是在預期之內
以及產品的品質(和取向)是在預期之內
有時候雖然有名又厲害的導演可能會把片子拍到90分
但他可能會要求有最後剪接權 (final cut)
或者灌注太多以商業片來說不太必要的個人想法
(例如堅持要用底片拍啦、一定要用某個被視為票房毒藥演員啦、或對服裝、配樂有莫名
的堅持…種種)
這時以一個商業取向的商品來看
還不如找一個可以把片子拍75分,基本東西有到就好
因為這個片子的一切,製片部門都有了一個基本的想像和規劃了
導演只要照著這個規劃執行,東西基本上是有賣相的
反正後面行銷操作到位,片子還是會賣
這也是好萊塢常常會有商業導演轉做製片的原因
因為其實製片的整體控制力是在導演之上的
例如 George Lucas 、 Steven Spielberg
以及其實很商業的 Chris Nolan
臺灣的話因為電影還沒有工業化完成
基本上還是以導演制為主(雖然現在多很多製片制的電影了)
導演寫了個劇本,找錢,再來找個製片幫他打點拍攝時的事情
其實以產業來看,長久下來不是件好事
電影是個這麼花錢的東西,首先一定要賺錢,才會有人要投資下一部
導演要是沒有比他更大的人監督,很容易為了作品好投入過多的成本(時間、金錢)
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
就算臺灣一般民眾將候和蔡的片子視為票房毒藥
人家也是先算好了海外版權能回本,才有可能拿錢出來拍片的
不然你捫心自問,你手上要是有錢,你願不願意出三千萬讓個不受控制的導演
來拍一個「作品」,可能會得獎,可能會成為影史經典,但現在的臺灣觀眾可能無法接受
三千萬拿出來基本上是打水漂
除非你就是導演本人,不然的話,我想沒幾個人做得到這件事
而三千萬只是個電影的基本規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