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好萊塢好像不太看重導演?

作者: kaiyusnow (Kaiyu)   2015-06-13 10:58:17
: 推 wind1729: 為什麼是導演寫劇本 06/12 21:02
: 推 yulinw: 導演兼編劇很常見...甚至可能兼製片 06/12 21:26
: 推 miikal: 昆丁就又編又導又挑選部分配樂還下去演 06/12 22:13
這裡也回一下 wind1729 的問題
我想這裡應該是針對我前一篇寫說,臺灣通常是導演先寫劇本的問題
這個問題也可以分為很多面相來討論…
(1) 臺灣電影還沒有工業化完成,編劇的體制相當薄弱
(2) 東方文化對於「原創」的堅持
(3) 導演想拍自己想拍的東西
這三個看似分開的原因,在臺灣卻雜在一起
我先一個一個分開講好了
(1) 臺灣電影還沒有工業化完成,編劇的體制相當薄弱
一個比較成熟的工業鍊來說,會有一些專門在做劇本開發、審劇本的人
除了從無到有生出一個可用的劇本出來
Studio 也會有專門廣收劇本,交給專門的人去評估完成度、市場性…等等的部門
這樣一下來,眼下可用的劇本多,又有人專門幫你整理好,送到你家門口
機會成本之下,比較會去選擇手上好用的劇本,而不是自己花個幾年先寫劇本
相較之下,臺灣這邊,業界的劇本開發大多是為了專案而做
例如某台要拍愛情偶像劇,我就寫個愛情偶像劇
很常是其他東西都到位了,就等你劇本寫好,如此一來,這樣產生的劇本,很難流到自由
市場上(當然,好萊塢絕對也有很多這樣產生的劇本)
再來是所謂「素人」編劇的劇本
為什麼我們要說他們是素人呢?其實不是因為他們的能力不足
而是臺灣的產業養不起這些編劇人材啊…所以他們通常會有別的正職
編劇是他們為了興趣而燃燒的副業
這些所謂「素人」寫的劇本呢,有人脈的就會投到認識的製片或導演手上
這時候就有點像好萊塢的編劇產業了,但數量上可能是差個幾十、幾百倍的
好萊塢一間 studio 一個月可能有幾十部以上的劇本要審
臺灣的話…
那沒有人脈的話,通常就是為了某個獎項或比賽而寫的
寫的好的會拿到一筆獎金,但劇本能不能拍成電影呢?通常是不行…
像我們的優良劇本獎,你仔細看那些有成功拍成電影的
通常是導演想拍,自己寫個劇本,投個獎,有獎金之外又有個背書比較容易找錢
至於那些「純編劇」寫的劇本,就繼續埋在那裡
因為臺灣業界要拍商業劇的時候,可能因為資金比較緊的關係吧
通常都是選擇我上面說的,我需要愛情偶像劇,那我就來寫個劇本
而不是去現成的劇本裡找個好的劇本,把它調整的比較有商業的賣相
相較之下,中國反倒有比較多拿著好劇本來拍成的案例
編劇這個環節跟產業接不上,造就了臺灣導演要拍片通常是自己寫劇本的一個原因
(編劇跟產業接不上大部份不是編劇的問題…而是產業養不起編劇…)
(2) 東方文化對於「原創」的堅持
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玩的現象
硬體的東西,亞洲人最會山寨,廣大的消費者基本上也不太在意山寨這回事
但一到軟體面,突然又覺得你不是原創,你有罪
也許是根深蒂固的成本想法使然吧…總是覺得有形的東西要成本,無形的東西不用吧…
講的有點遠了…
黑澤明很認同一句話「如果想當導演,就得先學著寫劇本」
臺灣業界也普遍有一個認知,要當導演,先寫劇本
相較之下,你通常看到美國對於 filmmaker 的建議都是
「弄到一台攝影機,然後就去拍片吧!」
兩者講的或許有點相似,但內容卻很不一樣
我這樣來舉例吧
我曾經看過一本英文教科書,它附了一個劇本,叫作「A Piece of Apple Pie」
大致上是講一個餐廳老闆為了一個小女生留了一片蘋果派
但正好碰到一個拿槍的男子想要搶那個蘋果派來吃的故事
(我講大意聽起來很荒謬,但其實沒有…)
他對這劇本進行了一些分析,然後說,對學生來說,這是個很好的練習
你若是在 Youtube 打上這個篇名
可以看到很多的練習作品
但你去看看臺灣電影、廣電系出來的學生,哪一個人拍的是別人寫的東西?
哪一個不是以原創劇本而自豪?
對美國來說,拿著一個範例劇本,拍成一部影片是個很好的練習
甚至是個很好的二次創作
因為雖然劇本、對白可能是一樣的
但是從選角、鏡位、剪接、表演方式,每一個都是重新對劇本創作的機會
我要是把一個男生的角色,改女生來演,那是不是感覺不太一樣?
我把一個簡單的過肩對話鏡頭,改成大俯角,感覺是不是不太一樣?
所以雖然劇本是一樣的,但每個團隊做出來都是不同的作品
但在臺灣的認知裡面,好像劇本不是自己寫的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一樣…
這個從學生時代就有的無形的觀念,一定會影響臺灣導演成熟後的想法
美國漫畫也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Bill Finger 和 Bob Kane 創造了蝙蝠俠這個概念
一開始的時候,他是個又用槍,又殺人,服裝又很挫的傢伙
但後續一個又一個的創作者,把蝙蝠俠塑造成我們今日熟知的樣貌
也出現了像 Frank Miller 和 Allen Moore 寫出的名篇
我們不會去說,哦,因為蝙蝠俠是 Bob Kane想到的,所以 The Dark Knight Return
就是 Bob Kane 的功勞,你 Frank Miller 是後人乘涼
我們也不會說, Tim Burton 你不原創,或 Chris Nolan 你不原創
DC 、 Marvel 的漫畫角色都是這樣,一個角色幾百個人做過編劇
對他們來說,角色背景只是一個設定,重要的是角色的發展,和情節的推演
你想到新的方式來表現超人,那你就有創新
相較於亞洲,以日本漫畫為例
幾乎一個角色誰創造出來,那就是誰的,別人就算畫了,也是原著的功勞
灌籃高手的漫畫,井上做的
動畫,credit在誰身上?井上
電影版,crdit給誰?還是井上
若是想要有個什麼樣的改動,還難保觀眾會罵不忠於原著
(當然,如果現在超人的新身份是地球變種人,也一樣會被美國人罵就是了…)
少數例如浦澤直樹的 Pluto ,就被認為是對手塚的原子小金鋼的二次創作
但這在亞洲真的是少之又少就是了…
其實中文有很多經典名著,都是很好的二次創作的材料
但是通常比較被觀眾認可的「沒有不原創」的作品
通常是來自於那些相對比較不知名的原著小說
例如李安的色戒、臥虎藏龍
相較之下,想改編金庸、古龍的人,皮就要蹦緊一點了…
其實劉鎮偉的西遊記、超時空要愛和東成西就都是個很好的二次創作例子
但這在亞洲真的不多見
總而言之,基於某些莫名的原因
亞洲導演通常有一個要自己寫劇本的使命感
(3) 導演想拍自己想拍的東西
這個就很簡單了
如果我要拍一個中文科幻喜劇
那我大概就只有自己寫劇本這條路可以走了…
對於有些想法太過於跳脫一般人的導演來說,現存的劇本可能是不符合他的個人風格的
把「正常」的劇本改起來又太辛苦,乾脆自己重頭寫過還比較快
例如 Tarantino 或是 Tim Burton 都是這一型的…
以上
好萊塢的導演,通常只會基於第三點,所以要自己寫劇本
(我說的是好萊塢不是美國)
相較之下,臺灣導演會有以上三個因素的綜合原因,因此自己動手寫劇本的比較多
其實總括來看
這個成因的一部份還是來自於臺灣電影的「導演制」
以電視戲劇來看的話,就比較接近「製片制」
所以電視導演就通常是拿著寫好的劇本來拍
作者: oxdoxo (xoox)   2015-06-13 11:08:00
有專業有推
作者: iwanttosleep (歐歐睏〃☆)   2015-06-13 11:08:00
有理推頭香
作者: benjamin0126 (公務員是敗類)   2015-06-13 11:10:00
好文推
作者: TPhow   2015-06-13 11:13:00
專業文給推~~
作者: yanabi   2015-06-13 11:21:00
算是依循作者論編導合一的傳統吧
作者: shihyajulia (<<喵嗚~~>>)   2015-06-13 11:51:00
專業推
作者: clubee (柏拉)   2015-06-13 12:53:00
作者: probsk (紅墨水)   2015-06-13 13:25:00
仔細想想亞洲圈差不多都是這樣獨立製片興起以後更是各玩各的
作者: Bugshit (屎蟲丸)   2015-06-13 21:30:00
專業推
作者: henry9 (H.L)   2015-06-14 07:55:00
專業推
作者: SKnight (全ては時の中に…)   2015-06-14 16:07: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