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點對點》懷舊大恐龍型文青限定

作者: ash1118 (這些年來)   2015-06-14 18:00:08
如果我在圓山站的牆面畫出一堆沒標順序的點,你懂得連出「大象」嗎?
如果我在高雄中央公園站留下點點圖,你破解得出「火焰」或「 P」嗎?
如果我在仁愛帝寶的圍牆邊留下黑點,又有誰能連成一個「廣播塔」呢?
這部地鐵愛情片的場景不在月台、車廂,而是站外不起眼的牆面和柱身。
小時移民又返港的設計師用兒童讀物【兒童樂園】連連看點點圖當點子,
在地鐵站留下了「沒有標序的點點圖」,點點拼湊他老香港的城市記憶,
等待有著相同頻率、迷戀城市身世、走著慢活步調的有緣人來發現破解。
電影線頭的另一端是從大陸來港、一站站摸索這個城市的普通話女老師。
兩個主角就藉著點點圖,在人海茫茫的城市裡,玩起了猜情尋愛的遊戲。
回看成長的故鄉和生活的城市,充滿回憶的場景,一個一個的被都更掉,
我也覺得憤怒?要怪地產商、政府?還是怪這社會見利忘舊的遊戲規則?
還是只能像主角那樣在生活痕跡被拆拆建建好幾輪、不復原貌的空間中,
用自己的方式重塑記憶地圖、懷戀美好的時代,寫封給我城的動人情書。
像柴灣的「魚」、美孚的「大象」銅鑼灣站舊大丸百貨氣爆的「煤氣」…
這些被遺忘的城市身世,沒有因果關聯,也不是甚麼能拿來打片的賣點,
它們就像主角從紙箱拿出的兒童畫刊、舊物件一樣,讓人回味一個下午。
電影裡男女主角背起行囊、拿起相機、文青扮樣地穿街走巷尋訪老香港,
多少也是導演的個人投射,書寫私人記憶「留住香港」的情懷格外濃烈。
畫面走過逐漸消失中的喜帖街、雙喜酒樓、中環街市、皇后大道東舊樓,
《神經俠侶》E神巡邏的灣仔、《月滿軒尼詩》學友湯唯漫步的電車路、
《玻璃之城》裡法式古堡建築風格的港大聖約翰學院宿舍、砲台山油街、
《狂舞派》裡黐良跟阿花玩推手的上環安和里、變成香港故事館的藍屋、
張柏芝 MV 【不一樣的我】取景的陰澳(因迪士尼進駐改叫欣澳)海灣、
只剩紅小巴/紅 VAN 路線還標記的大丸、垃圾桶旁的維多利亞城界碑 …
《點對點》說的是《玻璃之城》那些「懷舊大恐龍」才懂的記憶與鄉愁。
尋著點點圖在舊維多利亞城盡頭、堅尼地城新海終如願以償相遇的兩人,
憑的不就是文青頻譜相同的心有靈犀,才能一起面朝大海、相視莞爾嗎。
一條線把兩人越近的故事其實簡單,讓電影清新靈巧、透著城市之光的,
是對城市「念你如昔」的情懷,也是佔中後對「回復正常生活」的質疑:
究竟甚麼才叫「正常」?天價的籠屋正常?整條街都是金店名品店正常?
還是說老是要擔心用警察用胡椒噴霧噴你「點解我地要怕警察」叫正常?
或者說聲望超低的政府不顧民意強拆天星碼頭、皇后碼頭,這樣算正常?
佔中的可不只爭普選的憤青,也有憂心在地城市文化消逝的文青和街坊。
九七多少港人跟【皇后大道東】唱的一樣「知己一聲掰掰遠去這都市」,
期待「要靠偉大同志搞搞新意思」,最終盼到卻是抹去城市記憶的689 ,
導演還藉著本689 期的【兒童樂園】嘲諷689 票當選特首的梁振英幼稚。
懷港英的舊,就像我們懷念兩蔣的民國遺風與胼手胝足的眷村農村生活,
也像我們懷念日治年代大正浪漫的建築風格,町屋的閒適和純樸的民風。
一座城市需要身世,就像人們需要記憶;人需要慢活,城市的發展也要。
所以誰說舊夢不須記呢!有溫暖記憶可以琢磨的城市,幸福得彷若有光。
作者: apple422 (HI!THERE!)   2015-06-14 19:13:00
想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