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版:http://just-for-record.blogspot.tw/2015/06/blog-post.html
我不是沒有看過難看的電影。
有好幾次我在戲院,都曾湧現想要賞導演、編劇兩巴掌,然後主角趕快去死,結束這部爛
片的想法。
如果主角在騎腳踏車,我希望他被車撞;
如果主角在爬山,我希望他一轉身就是懸崖;
如果主角正在和別人說話,我希望下一秒他就被桶死。
這種情緒人人都有過,直到大一我進了傳播科系,某堂課上老師揶揄了我們一下,先是叫
我們回想自己所看過的難看電影,然後又問了:「那你們覺得自己拍的出這些電影嗎?」
當下是提醒我們,從消費者轉為生產者的心態,看到難看的電影,所想到不該只是「超難
看!」的情緒,而是這部片到底是在哪個環節壞掉了。
最近鬧得轟轟烈烈的,應是惡評如潮的《舞鬥》,但當大家激憤地認為動用到納稅人的錢
,怎麼可以拍成這樣時,但給錢拍出爛片的明明是政府,與其罵爛片,為何不罵政府?
如果有能力取得輔導金拍攝電影,應該也代表這個劇本(或寫出這個劇本的人)有拍攝出
優良作品的可能(應該吧)但為什麼我看不見政府在這件事上,除了給錢,還做了什麼?
若是菜鳥導演(以作品資歷去看)拿到錢,政府是否可以在每個環節上給予協助?菜鳥導
演也許只找的到菜鳥工作人員配合,那也沒關係,但聲音可以坎城認證的杜篤之杜哥給予
指導,剪接則可以請和楊德昌、侯孝賢合作過的廖慶松廖桑幫忙,而無論是資深或是菜鳥
導演,在初剪到定剪的過程中,都請具代表性的評審們審核、幫助修改,政府也許是門外
漢,但可以牽線給予資源引導作品不要走上絕路(如果那些評審都不鄉愿了話)。
這樣的指導跟監督,才是對作品本身有正面的幫助,也能夠培育人才(不可能大學生離開
學校就算是電影人才培育完成了,業界跟學校根本兩個世界)而不是拘泥於片子完成後的
核銷過程,執著於每筆單據的審核,用這樣的方式審核納稅人的錢有沒有確實應用在片子
中,納稅人除了在乎錢是否確實應用在拍片上,更在乎是否對於推動這個產業本身有實質
的幫助。
或是,政府不一定要給錢,卻可以扮演促成籌資的角色,像是每年的金馬創投會議,將手
無資源卻有才華的導演和企業拉在一起,若是有越多成功的案例,也更有可能增加投資者
的信心,讓這個產業活絡起來,台灣的電影是手工業,卻出產了侯孝賢、楊德昌等人,但
相隔這麼多世代,我們的電影產業有更加完整嗎?中生代有導演承繼先人的光芒前進國際
嗎?
另外,我質疑導演真的有那麼十惡不赦嗎?難道拍爛的電影,就需要向觀眾說對不起嗎?
什麼又是拍爛的電影?當海角七億出現,有一波惡評直指1990年代的導演們,拍出一堆曲
歌和寡的電影,但當時卻屢有佳作闖進國際影展贏得大獎,而現在國片即使有票房(且不
是每部都有),卻連金馬獎都被中國的電影占領,今年得到坎城最佳導演的更是已年屆近
七旬的侯孝賢,沒有票房或是沒有藝術成就的影片,都可以算是爛電影,端看立場,以及
時代的進展。
本文沒有為《舞鬥》護航之意,也許有人認為本片沒有票房,也沒有藝術成就,甚至連技
術上的水平都沒達成,但它並沒有對這個社會做錯什麼,若直指這根本是詐騙全民的錢,
或拍攝團隊要向全民道歉,進而在沒有查證下,質疑掛名總導演的何平轉賣輔導金案子,
甚至是輔導金蟑螂,實在是太過,對我而言,作者和作品始終是分開的兩件事,你可以極
度厭惡某部作品,但從作品衍生至對他人人格上的質疑跟批評,我卻無法接受。
甚至,有多少人是因為惡評文章,抱持著先入為主的成見走入戲院。
(小妹才疏學淺,請大家針對不足之處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