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尋找快樂的15種方法 - 第一世界特權

作者: flowergone (花兒)   2015-06-30 21:28:02
無音樂網誌好讀版:
http://cruelbeautifulday.blogspot.tw/2015/06/15-20150627.html
(註:本篇不特別介紹劇情內容,但文中可能提及劇情片段,不喜慎入)
《尋找快樂的 15 種方法》尾聲,
一位心理學教授在課堂上問:
我們之中有多少人能記得童年那段時光,
當存在本身就是快樂?
先不提成年人和兒童煩惱的事情本就不同,
問這個問題到底意義何在,
至少我很確定我在看這部電影時,
絕對沒有感受到那種「存在本身的快樂」。
事實上,要成年人回溯到兒時狀態,
本來就是強人所難;
畢竟僅僅是為了「活下去」,
成年人就必須承受許多壓力。
喔,除非你跟赫克托一樣,
不僅生活無虞、能在倫敦買得起豪華公寓,
而且還可以一時興起就丟下工作去環遊世界吧。
如果要問為什麼年幼時能感受到純粹的快樂,
不用為了「明天的帳單要怎麼繳」煩惱,
不也正是重要因素之一?
撇除這簡單的問題不談,
電影中各種極度刻板的呈現,
也將赫克托的「第一世界煩惱」襯托得淋漓盡致。
他如何遊中國?
答案:一個白人富商灑金做地陪。
如果這不是在諷刺資本主義的共產社會 (電影中確實看不出有此意圖),
那我還真的看不出如果只是為了體驗「錢可以買到部分快樂」,
地點為何得要選在中國。
更別提他跟中國的少數近距離接觸,
還是透過一個明顯是性工作者的女孩 (恐怕只有赫克托看不出來),
以及不知為何被塑造成擁有快樂秘訣的藏人僧侶;
這類文化上的偏頗印象,令人不禁感嘆所謂的找尋自我之旅,
果真還是第一世界才擁有的特權。
如果更進一步看,我會說電影中的所有他人,
都被當成是服務赫克托目的的工具;
非洲如此、大學教授如此,
甚至赫克托的女友克蘿拉更是如此。
這些人完全沒有自己的故事、追尋,
其存在彷彿只是為了在適當的時機提供主角快樂的建議。
(教授的授課內容,便是「作者傳聲筒」的最佳範例;
還有甚麼比演講更方便的場合,可以幫觀眾惡補腦科學呢?)
整部電影最接近真實的角色,
大概是赫克托的舊情人艾格妮絲了。
她對赫克托的大爆發句句說到我心坎裡:
你把我束之高閣十二年,一點音訊也沒有,
然後就突然打來說:「嗨,我在非洲,星期一見!」
怎麼?我是你非得到此一遊的景點嗎?
電影接近尾聲,赫克托戴上儀器,
而教授要他設想快樂、悲傷、恐懼三種情境,
當時教授說的一句話我印象深刻:
「怎麼會...一個成年人的情感不該只有這樣」
的確,赫克托一直將自己想成一個未曾長大的童子軍,
而幻想的「心中小孩」畫面也穿插整部電影。
至此,赫克托不快樂的原因已經非常明顯
作者: cyyk (..)   2015-06-30 22:52:00
很多人的確需要一個過程才能長大心理學有探討這類相關的書有的人自然而然長大(心裡層面) 有人在遭遇某個過程後長大有的人是永恆少年以看電影角度來說並不覺得他是部有趣電影但的確,有人就是得這樣追尋才離開幻想進入現實
作者: mnkktw (mnkktw)   2015-06-30 23:11:00
我很喜歡simon pegg, 但這部電影看完的確有點小失望(個人而言),雖然這是一段尋找快樂的旅程但我認為不需要一直把他掛在嘴邊
作者: flowergone (花兒)   2015-07-01 00:06:00
Simon Pegg 的確還是演得不錯了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5-07-01 10:02:00
Simon Pegg 演雙胞胎笨警探,還不如演丁丁,比 JamieBell 還像很多!我認為這部片可以換個角度看:每一站的旅程越是刻板、越是自大、越是明顯地白人中心剝削當地,那這部片針對「白人中產階級旅遊救贖片」類型的檢討就越強烈,雖然本片不像 Simon Pegg 過往尖銳的嘲諷電影,但我認為這片的自我嘲諷更隱晦卻更徹底:連這個自大主角本人都是被嘲諷的對象,儘管最後仍讓他繞了完全錯誤的一大圈後痛定思痛回到原點。
作者: flowergone (花兒)   2015-07-01 20:48:00
如果是要嘲諷類型電影 應該至少要讓觀眾看出他在嘲諷?我個人是沒有看出來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