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你不知道的聶隱娘

作者: litt1ewind (litt1ewind)   2015-07-25 10:59:23
※ [本文轉錄自 Ourmovies 看板 #1LiTPcPm ]
作者: bj41980 (阿海) 看板: Ourmovies
標題: [新聞] 你不知道的聶隱娘
時間: Fri Jul 24 14:08:36 2015
http://udn.com/news/story/8401/1073773
【讀‧書‧人 專欄/祁立峰】
侯孝賢執導的《刺客聶隱娘》在坎城影展大放異彩,而台灣觀眾也開始引頸鵠盼。因為
我科系背景,周遭不甚了解傳奇脈絡的朋友也向我問起這故事始末。此外,這一陣子的臉
書動態還倒多了不少文章,從修辭、意境或故事肌理,絲絲細讀〈聶隱娘〉這篇一千七百
字左右的唐傳奇。
編劇團隊對於唐代文化的理解以及文本的再詮釋,那是藝術的創造性轉化,但純粹就〈聶
隱娘〉與唐傳奇在古典小說發展史來說,我認為實在稱不上什麼深刻意涵,若強加附會未
免有些荒謬。
〈聶隱娘〉出自晚唐裴鉶的《傳奇》一書,這本書如今已散佚,其中如〈崑崙奴〉和〈聶
隱娘〉等故事,見於《太平廣記》。「傳奇」這個詞原本是「非奇不傳」之意,爾後我們
將唐代志怪故事稱之為「唐傳奇」,有別於明清的傳奇(指其時的戲曲),即典出裴鉶此
書書名。我看一些媒體說〈聶隱娘〉故事「出自唐傳奇」,那是語焉不詳、倒果為因。
〈聶隱娘〉故事發生於晚唐藩鎮割據時期,一般研究大概認為這則故事除了探討女性地位
,還包含當時盛行的道術、劍俠等背景知識。從中國小說發展史來說,六朝志怪的主題以
宣揚佛道教義理與報應,至唐傳奇才發展出類型性,如劍客俠義或才子佳人的主題,這也
替接下來後宋代的講唱文學預作了準備。宋代開始才有撥刀趕棒、發跡變泰等類型的話本
誕生,於是乎造就了更後來三言二拍、四大小說等經典。
而從題材誕生的動機來說,志怪與傳奇的寫作來自文人所需的「談資」──即當時聊天抬
槓的素材。因此這些故事一方面敘述平淡,稱不上什麼戲劇張力;另一方面受限於單調類
型,實在只能算作小說的濫觴,宋代評論家洪邁說唐傳奇「小小事情,凄惋欲絕」,那些
故事充其量是一微型的斷面,硬要是從中誇誇談出什麼遠大奧義,那也著實難為。
不過說起裴鉶《傳奇》改編成電影的話題,侯孝賢其實並非第一人。《傳奇》中另一個
故事〈崑崙奴〉,是在講書生崔生與歌妓紅綃相戀,然而紅綃卻被大員搶虜至「一品宅」
(臺北豪宅一品苑大概典出於此),有賴崔生一老僕崑崙奴善走,能飛簷走壁,替崔生救
出紅綃。崑崙指印度、南洋一帶,崑崙奴在當時就是黑奴之意,或許可以當作考察古典時
期外籍幫傭的黑歷史。
若我們跟上當年自《臥虎藏龍》後的華語電影熱潮,對照脈絡,就知道陳凱歌有一部《無
極》,即改編自〈崑崙奴〉,劇中張東健演崑崙奴,張柏芝演歌妓,不過張柏芝的演技主
要表現風騷情挑的一面,沒著重於原著紅綃的情深意重,而才子佳人裡的書生卻道誰演?
說來諷刺,就是張柏芝那位綠綠的前夫謝霆鋒。兩人日後糾葛說來與電影無關,但電影學
所說的欲望與補償,最後卻投影出了幕前幕後的戲夢人生。
陳凱歌這齣《無極》改編上映後,得當時網友觀眾的負評如潮,與《刺客聶隱娘》眼下的
聲勢直是天壤。不過我也很擔心這種風潮會不會是曇花乍現,過去我們都見證侯導代表作
、如《戀戀風塵》與《悲情城市》裡的長鏡頭與超級寫實主義。那些年華語電影熱,我都
還願意掏錢進戲院捧場。不過才幾年的事,從《海角七號》、《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
孩》到《大尾鱸鰻》,才轉瞬,國片熱好像就已經燃光殆盡,像一切即滅稍有餘溫的聚光
燈。
回到傳奇本身。新聞說侯導學生時期讀了傳奇〈聶隱娘〉,難以忘懷,醞釀多年直到現在
,有了〈刺客聶隱娘〉。我想藝術家之於作品,或許有種靈光的冥合,方得以後出轉精,
而這可能才是所謂「文創」的內核,那些文化底蘊會服服熨貼進我們的生命經驗內裡,不
一定會變成旅館、書店或園區,而更像一整片作為背景、卻始終熠熠的浩瀚星圖。
作者: komorimomoww (大願 世界宗教本是一家)   2015-07-27 03:57:00
竟然把他打成這樣,你當我吃素的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