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觀察站/電影人的老規矩 陳文茜的新發現

作者: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5-07-29 13:01:14
http://udn.com/news/story/7260/1085012 聯合報 記者項貽斐/特稿
一場「兩岸青年論壇」因為主持人陳文茜訪問導演侯孝賢的問題與態度,引發網友紛紛抨
擊。其實陳文茜的問題與態度都可視為她主持的「個人風格」,只要受訪者沒意見,旁人
無從置喙,唯獨問侯孝賢為何「決定」將長長的工作人員名單放在片尾一事,顯現她對電
影的不專業與對電影從業人員的不尊重。
許多觀眾看電影往往跳過片尾的工作人員名單,甚至嫌它「落落長」,在字幕升起時就離
開。戲院業者為了搶時間、爭場次或省事,提早亮燈、結束字幕放映也時有所聞。不過對
於拍電影的人而言,片尾工作人員名單就是電影的一部分,因為沒這些人、就沒有這部電
影。大至投資老闆、導演和主演的明星,小至水電工或臨演,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兩岸青年論壇」上,陳文茜企圖舉重若輕、笑談嚴肅題材,但說到:「我這輩子沒有看
到一部電影(刺客聶隱娘)的片尾那麼長的名單最後司機、廚師都有,從來沒看過把這些
列入名單,你為何決定要放..... 原來不是你的功勞,我本來要稱讚你不忘初心、還會記
得基層的人」,自曝她向來忽略工作人員的觀影經驗。
陳文茜沒想到自己「發現」的片尾「細節」,是所有電影都一定存在的「重點」。侯孝賢
也一再強調,這是「實際的」、「我們以前拍片都這樣」、「這是規矩」。因為每部電影
看到最後,都會看到所有參與者的名字,甚至連提供茶水的人或沒露臉的臨演都在大銀幕
「登記有案」。
「字幕跑完、看到最後」已是金馬影展、台北電影節等映演活動上觀眾的基本禮貌,儘管
商業映演時製片公司或片商難以約束戲院,但4年前「賽德克.巴萊」推出時,導演魏德
聖就曾發表公開信,希望戲院「在電影片尾,也就是開始跑演職員表的時候,讓觀眾能夠
繼續在全黑的環境,細細咀嚼感受電影的故事,同時可以讓我們與所有觀眾分享全體演職
員的榮耀時刻。」
陳文茜的「發現」猶未晚矣,也讓這場講座多了一個功能:提醒觀眾電影是集體創作,享
受幕前的情境、也別忘了幕後的工作人員。
作者: andylin2468   2015-07-29 13:19:00
既酸又富教育性XDDD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5-07-29 13:40:00
片尾 credit 真的是很有趣的東西,每部片都是,不管有沒有片尾彩蛋或音樂好不好聽,只可惜總是跑得飛快讓我睜大眼睛努力看也只抓到 10-20%
作者: yanabi   2015-07-29 14:32:00
作者: eric999 (eric999)   2015-07-29 15:18:00
無論東西方,早年的名單是放在片頭的,而且沒有那麼長。我也覺得名單有沒有必要那麼長是有待商榷的,但這個意見響應到陳女,讓我很不爽。
作者: yanabi   2015-07-29 15:49:00
對於眾多的幕後製作人員而言,closing credits是他們存在的證明,也是對他們付出的一種肯定與敬意,我覺得長一點沒甚麼
作者: eric999 (eric999)   2015-07-29 16:19:00
既然這麼重要,所以該放片頭啊。
作者: yanabi   2015-07-29 16:50:00
你覺得觀眾有耐心在看正片前先看七八分鐘的rolling credit而且它主要是表示負責與對相關人士的感謝,對象與正片不同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5-07-29 21:59:00
有時候看演職員表示為了抓戰犯~~~例如魏導作品的視效~~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5-07-30 04:03:00
是呀,credit 既是榮譽也是責任
作者: mindsteam (24fps狸貓任務)   2015-07-30 04:29:00
魏導作品的視效我覺得實在是非戰之罪啊。畢竟成本就只有那樣,而且這「只有那樣」的成本就已經難以回收了。侏儸紀世界職員表中的特別感謝有Brad Bird,好像板上沒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5-07-30 06:13:00
沒注意到 Brad Bird 耶!爬一爬才找到相關文章解說:http://goo.gl/4EQQGv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