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漫威迷、不看美漫、沒看過十年前的前作、也不清楚這「四超人」到底是哪四個角色,我唯一的知識只是看過 2015 本片的預告與海報而已。以我這個背景來看,也許觀影包袱很少,我只想從零開始瞧瞧到底這片想傳達什麼訊息、說什麼故事、又怎麼用電影說這故事。
結果出乎意料地,我一路看得津津有味,從頭開始一路到底幾乎大部分都能聚精會神並為角色們的遭遇緊張或興奮。我一點都不覺得本片是 100分鐘預告片,而覺得它的起承轉合分明,最後那看似匆促的一戰也的確是完美結局,端看我們用什麼角度來看而已。
該用什麼角度看呢?我傾向先看電影想幹什麼。第一場戲,從學校裡的小學生 Reeds開始,以英雄故事來看他是科學小神童被壓抑,但在普世的層次上他就是任何一個擁有自我的小男孩被大人壓抑,忿忿不平。不只 Reeds,好友 Ben雖然個性長處跟他天差地遠,Ben 在家的境遇和 Reeds在學校的境遇其實異曲同工。
(這邊我不太喜歡 Ben在家裡被哥哥打的選角,應該就是讓 Jamie Bell 自己去演那個哥哥吧?結果轉眼間「七年後」就變成演 Ben?這個容易令觀眾在角色銜接上感到疑惑)
我很快就冒出了個假設:這是小孩與大人之間的成長故事,滿堂的一般孩子們從出生起就沒有生活能力,只能乖乖聽大人的話學習大人的教導,有什麼不平的都只有壓抑下來,等待有一天長大就要擺脫掉你們!天才兒童 Reeds,則早在童年就擁有強大的天才力量,當把整個社區搞到停電而被 Ben說一聲「你瘋了」時,小 Reeds的眼光中露出得意而不羈的光芒,令人心下一凜。
後來隨著兩人長大成為少年,以及其他三個少年的加入,我很快就確認我的假設沒錯:這就是少年如何面對大人的故事,被大人壓了好久,而你有一天突然有了力量獨立之後,你會怎麼做?少年們有一天走出了大人陰影後,會怎麼自我實踐?本片每個人的境遇,都從面對大人的忿忿不平開始:
石人 Ben,生長在勞工窮家庭、暴力環境下長大,會忍氣吞聲,也很會打,怒氣都發洩在棒球上(有拍打棒球卻被剪掉,很可惜)。他重朋友而重義氣,只要願意跟他站在一起的他就挺到底。而當失去了友情卻得到力量後,他很容易就被大人(軍方)規訓了,悲憤地一次次爆發他的力量盡情破壞,也生氣地一定要找到背叛的朋友,超衝動的。他的超能力除了因為被石頭蓋住而變石人之外,看到什麼就揮石頭拳狠狠打下去,和他的性格也很切合。
火人Johnny,是個富二代,可能是學業表現不如妹妹好,也可能是硬不想走這條爸爸期待的路更不想得到爸爸的餘蔭,因此要用自己的雙手學修車(雖然還是爸爸出的錢,不過修車這段拍了卻被剪掉,很可惜)而在飆車中企圖揮灑自我,只因想走出自己的路卻又走不出。他有了力量後,也很快被大人(軍方)誘惑了,覺得自己生平第一次能夠做點成就,至於這成就是什麼,還沒能多想,只急著長大。他的超能力除了因為慘遭火吻而成為火人外,火人能爆能飛能衝的特質,和他愛飆車想高調證明自己的性格也很切合。
透明人 Sue,如果她也是個富二代,搞不好也會有火人哥哥的問題?我覺得改編成養女而且還是從戰亂國家被收養來的,這設定不錯,可能使她對父親所給予的一切充滿感恩,願意認真當個乖學生,面對各種事情努力求全照顧大局。她沒有太多自己的意見,只是靜靜觀察、耐心傾聽、找尋 pattern(不過她太靜也有點太沒戲,成為五位主角裡最不出色的一個),就算是擁有了能力後仍懷疑大人(軍方)的動機,也以求全為上。她的超能力不知為何是變透明、包覆與飛行,一個是隱藏一個是保護一個是逃跑,和靜靜傾聽照顧的性格也很切合。
橡皮人 Reeds,天才兒童,在自以為是的老師與聽不懂的爸媽面前懷才不遇,得到伯樂的邀約後欣然前來大放異彩,然而 Sue一開始就點出了他的黑暗面「你想求功名」,純良的 Reeds當然否認,但他心裡沒有這點慾望嗎?當然有,當他的科技開花結果卻很快被大人(軍方)整碗捧去時,就由學長 Doom 開啟了他的黑暗面。
末日博士 Doom ,算是比四位少年大幾歲的學長,他的「少年面對大人」之課題看來已經走過一遍,而且下場落魄,在大人帶著資源與權勢「不然你奈我何」的摸頭下愈發忿忿不平,彷彿世界都與我為敵。因此才把握機會出手誘發兩位學弟(Reeds & Johnny)的黑暗面:人家要整碗捧去,我們何不捷足先登?而後在來外星找到應許的力量之後,那個世界都與我為敵的悲憤,就變成我要與世界為敵,全部毀滅。
第一次四位男生私自上外星(要叛逆的才會跟,太乖的女生他們就不通知了),就是一般少年電影中的「闖禍」情節,彷彿大家自以為長大了、一切盡其在我,偷了爸爸的車還以為可以天衣無縫,結果開上公路不小心撞死人一樣;這回撞死一個 Doom 學長,逃走一個不負責的 Reeds,回來後就是少年們各自或淚流滿面或強顏歡笑地度過低潮期,而且與一般少年闖禍電影不同,這回他們是在低潮心情中獲得全新能量,並學習駕馭快速進步。
「低潮」與「力量」加在一起,其實非常危險,很容易誤入歧途,其中性格屬於衝動型而力量屬於爆發型的 Ben & Johnny 就走在危險邊緣,用最簡單表面不多想的態度與大人合作,火人 Johnny 一定要妹妹 Sue拉一把,石人 Ben一路悲憤也要等找到好友 Reeds回來面對後才能釋然。而 Sue與 Reeds兩個沉穩型的也用不同態度來面對,Sue 就是好學生跟著體制,期望在體制內盡一份心力做點改變;Reeds 則更像是 Doom 對體制充滿懷疑,一切寧可靠自己,當然他也比較鴿派而彈性,利弊得失在前還有得商量。
第五位少年,就是 Doom ,心理早就對大人甚至對世界充滿悲觀與懷疑,面對這個「被一個人丟在外星」的命運充滿淒美的「末日」情懷,把過去就自我隔離與世為敵(一個人住車庫不問世事)的姿態具體化,就是要讓整個地球毀掉,只剩他一個人!或是若想得不那麼邪惡,也是叫地球人「你們不要來煩我,讓我一個人清淨,來煩就讓你們全死」,就呼應了他對 Storm博士三顧茅廬的厭倦甚至鄙夷,對大人是完全的不信任。
本片,若要能對那匆匆打完的大決戰釋懷,就一定要做好一個心理準備:末日博士 Doom 不是超級英雄電影的大魔王,而是五位少年主角之一。有這個心理準備,就不用太在意大魔王出場太晚退場太早,因為 Doom 身為不平的天才少年表現黑暗面已經表現了整部片,到最後才讓這黑暗凝結成「末日博士」的超能力;而幾位少年們一起面對大人壓迫的不同態度以及與 Doom 的價值觀思辨,也已經拍了整片,只是最後以大決戰來為這段價值思辨做個超級英雄式的結論而已。
結論是什麼?身為少年不要太自我、不要封閉自己而拒別人於千里之外,即使大家各有認同的價值也各有想揮灑的方式,也要懂得收起一點自我,看見彼此,攜手合作。「他比我們每人都強」「但他打不過我們全部」這個老梗,用在任何動作片或冒險片的決戰都不新鮮了,但這老梗拿來用在這個少年成長的隱喻上,還蠻有感覺的。
少年們的價值觀思辨,把 Doom 所代表的拒斥一切之黑暗給革除後,大家還是擁有這些長大的非凡能力,不但要彼此合作,也要與大人合作;與大人合作並不是帶著憤恨不平或忍氣吞聲聽大人的話,而是與大人平起平坐好好談條件,接受大人的合作、得到大人的資源、進入大人的遊戲場,少年們未來的揮灑,才真正能為世界做點事。
我一直看到很後面才赫然發現這不只是少年成長電影,而也同時是美漫超級英雄電影。事實上,本片描繪成長過程很多、很長、很緩慢,而描繪超級英雄卻很少、很快、很簡潔,讓四位少年犯了一次大錯之後,很快就用「一年後」迅速講完了大家變成超級英雄的故事,而且多用中遠距離鏡頭旁觀,彷彿這些英雄能力怎麼發展,大家都已知道了而不用多說。我認為這樣的處理是可以接受的,雖然以「超級英雄電影期待」來說實在不太爽快,但對我來說,超能力就已經是每個人性格的漫畫式體現,前面把大家的少年性格鋪陳夠了,後面讓超能力降臨一下,就已將性格刻畫完整。
全球影評還有一個普遍的負評是關於本片的整體氣氛,包括緩慢的步調、陰鬱的氣氛、灰暗的色調,其實我覺得這些東西都很適合當本片的成長背景,呼應少年們內心迷惘又憤懣的追尋之旅。大人,這些高高在上無情凝視(至少是看似無情,當然也都還有有情的契機,譬如 Storm博士)的大人,就像黑壓壓的烏雲、冷冰冰的山頭、任我們怎麼嘶吼都高傲地不動如山,彷彿毫無希望。這個氣氛拿來呼應少年眼中的大人,我認為也很切題。而要怎麼從這種絕望氣氛中仍找到與大人和解並合作的契機,就是少年們的挑戰。
當然,既然是少年面對大人的故事,大人配角們的描繪也一定要生動而強烈。大人有的傲慢(Reeds 老師)、有的不懂(Reeds 爸媽)、有的庸庸碌碌(Ben 家人)、有的口密腹劍心懷鬼胎(Baxter董事會)、有的高高在上吃定年輕人(軍方),但當然也有的苦口婆心期待少年成長揮灑(Storm 博士)。這一眾大人的樣貌,在本片也都拍得栩栩如生,一波接一波震撼教育襲來,讓少年們眼花撩亂措手不及,還要堅定的心智堅守價值,才能用健康的姿態走進大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