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好讀版
http://littleursaminors.blogspot.com/2015/08/blog-post.html
隱娘拜別道姑,層巒之上,二人一黑一白。霧氣飄渺,離俗世好遠了,像仙人;
說的卻是隱娘下不了手。下一刻,風與雲霧襲來,越發濃厚,一切盡成白茫。
這顆鏡頭只有一句話,但我們都懂。穩若泰山的鏡頭讓觀者都看了進去,
那些心底的掙扎,不需要飛天及言語,武俠就在如畫一般的鏡頭裡。
十年磨一劍,帶著坎城最佳導演的消息,本來是今年大金馬開幕片的《刺客聶隱娘》
將提早上映,有幸搶到唯一一場觀眾特映,只是侯孝賢導演的電影那些出了名的長鏡頭,
我在觀影前不禁擔憂可能睡著或恍神,尤其聽說《刺客聶隱娘》對白極少,又是文言。
幸好證明了是我多心:畫面讓人捨不得閉上眼,片中台詞其實不難懂,
預告中的對白興許是正片中一半篇幅了吧。
而武俠片作為華語電影的獨特類型片,幾乎華語電影導演都需要一部武俠片證明自己;
只是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證明即使拍武俠,那還是侯孝賢的電影,
侯導在先武俠在後。
這次的特映是在西門國賓的巨幕廳,聞天祥老師在放映前說難得有機會映後導演座談
可以在這麼大的場地,螢幕有多大舒淇的臉就有多大,還有記得看工作人員名單
有沒有司機,大家都笑了。
取材自唐傳奇〈聶隱娘〉,這部志怪短篇在侯導眼下幾乎失去玄幻的部分,
只剩空空兒的神術欲取瑚姬性命的橋段,聶隱娘/黑衣女子則像現實裡出現的無言刺客。
當然這是侯導的選擇,座談中說畢竟原著裡隱娘精通奇門遁甲是拍不出來的,
真拍那也就不是侯導了。
讓每一幕都像電影海報的李屏賓早已無須更多讚美,
只我個人對拍室內景時那黃澄燭光與紗幔造成的變焦與迷離感,仍然是敬佩不已
(侯導說拍《海上花》時有了經驗);鏡頭動得很慢但是畫面都被分割的剛好,
黃文英的美術設計居功厥偉,觀眾彷彿被帶回一個真切存在的過去。
聞天祥在座談時問:電影裡嘉誠公主彈箏那幕螢幕的畫面比例改變了;
侯導的答案任性又帥氣,因為這樣才放得下琴啊,果然戲裡戲外都一樣真誠。
武俠片少不了的是背後關於家國之辯,關於江湖與那無可能獨善其身的時代,
在本片中都好幽微,不靠對白,演員的動作、眼神、物件的象徵就說完了。
片中的人都困在時代裡逃不了,下嫁魏博、奉師命、君臣之別,但人物活著,
尋找能夠存在下去的位置。
我以為那就是侯導的武俠,關心的總先是人,觀眾如我們,則細細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