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權重自由,言論規以格,
糾合諸同志,上書請變革,
帝京冒風雪,歷訪名人宅,
或為其愚惱,或視為叛逆,
成敗一任天,犧牲何足惜,
奔走三十年,此心徒自赤,
問君何所得,所得雙鬢白。
看完這部電影
只能說 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看完心情無比沉重...
我看的是國語版,其實我想看的是台語版啊!!!
清末,台灣因戰爭成為日本殖民地,
對於新來的統治者,該是反抗?不合作?虛與委蛇?
這對霧峰林家的家主來說,是一個難題。
林祖密,(如果wiki無誤),本是霧峰林家家主,
但不願受到日人統治,舉家遷往鼓浪嶼。
爾後積極反日,亦想揚名立萬,
加入中華革命黨、變賣家產協助,
最後卻落得被槍殺下場。
林獻堂,後來的家主,林祖密的族叔。
想要自治,日本人不給台灣議會,就出錢出力,
能屈能直的非武力抗爭或許就是他能存活較久的原因,
但是這真的是他想要的嗎?
在之前因為"祖國事件""台灣議會請願"被當作麻煩製造者
228時期保護了嚴家淦,
卻被國府當成台省漢奸、
也因228,與自己十多位好友天人永隔,
理想的祖國統治似乎沒有想像中的美好
這樣他的也累了吧...
歡喜的迎接、落寞的離去。
最後也是對自己的無能為力的懲罰,自我流放日本。
林正亨,林祖密之子,為了理想投入軍旅(其妹加入了共產黨),
充滿理想的他,在滇緬邊境的九死一生他在想什麼?
遇上投身共產黨的妹妹,轉而進入地下組織想要把國家帶領到理想國度的他,
在228時,蔣渭川不願意與他們一起武裝鬥爭,
被捕後拒絕"悔過",為了自己理想犧牲時,又在想什麼?
如果能活久一點,他是不是也會再度的失望呢?
或許懷抱理想而死他的 算是幸福的吧
人生就像下棋一樣,落子之後就無法反悔了。
不知道他們三人的人生,是否有感到懊悔呢?
他們自己究竟是執棋者?還是棋盤上的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