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址:http://bit.ly/1FzQQlQ
巴黎製片動態─一部電影的國籍到底是怎麼決定的?
文/王雅倫
大家也許還記得前幾年《賽德克‧巴萊》參加威尼斯影展的國際風波,中國和台灣之間
關係的敏感和複雜,影展主辦單位很容易踩到地雷,常常莫名其妙的讓台灣電影在國籍
的問題上吃悶虧,有苦難言。
各位讀者很難想像以《LUCY》一片再度稱霸的法國導演盧貝松(Luc Besson),也同樣為
他下一部新片的國籍大傷腦筋。
盧貝松是法國籍,毋庸置疑。但是他的下一部電影以英語發音,算是法國的外語片,不
被法國文化部認為是法國電影,這正是目前讓他相當頭疼的問題。他正在計劃改編一
系列著名的法國科幻漫畫經典《Valerian》(片名暫定),預計要雇用一千兩百位特效
技術人員,製作加上拍攝,一共是六個月的時間,一億七千萬歐元的超級預算,他非常
希望能夠回到法國來拍攝這個故事,但因為是英語片,所以既不能以法國片來申請補助
(類似國片的輔導金),也不能以外國片到法國境內拍攝的條件,來享受法國政府鼓勵
外片到法國拍片回饋百分之三十的退稅政策,因為製片是法國人,不算外國電影。
這位最有名的法國導演,居然無法名正言順的在自己國家拍一部made in France的電影
。盧貝松相當沮喪地在一個廣播節目上,直接向文化部長喊話,認為這是一個非常荒謬
的政治漏洞。
被點名的文化部長也接招回應,「我的任務在提高法國境內影片拍攝和製作整體的吸引
力和競爭力,而不是為某一個個案服務。」換句話說,大導演不等於有機會享受特權。
盧貝松當然也精打細算,他到底是商業導演,不是以愛國為最高指標。因此這部法國經
典的科幻漫畫最後可能像許多其他的歐洲電影一樣,移師到匈牙利拍攝,因為東歐拍攝
的成本本來就比較低,再加上匈牙利提供給外片35%-40% 的花費退稅比例,預算越大,
經濟效益的槓桿就越大,同樣的預算,兩地退稅的差額可以高達三千萬歐元。再怎麼愛
國,沒有人會跟白花花的銀子過不去。
話說回來,盧貝松電影全球票房的盈利所得,也沒有乖乖地,百分之百的在法國境內繳
稅。盧貝松從來不避諱他也在美國繳稅,但是真正的繳稅比例,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
這個佔掉不少版面的消息,其實說明了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實:電影是跟著錢走的,哪
裡錢給得多,提供的退稅條件好,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