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ax11 (從來沒有)
2015-09-28 10:56:51※ 引述《w223357 (搭啵U...)》之銘言:
: 朱延平說,大陸電影市場龐大,兩岸交流頻繁,卻唯獨電影交流不那麼熱絡,「唯獨台灣
: 導演沒有聞到市場的味道」。
: 他提到,台灣2014年開拍45部電影,只有1部賺錢,其餘44部全部虧錢。「若只注重地方
: 性的小清新電影,沒有國際觀,是走不出台灣的。」
我也這麼認為。
台灣香港很多導演監製,去大陸拍片,卻只走喜劇文藝的小清新路線,這根本沒
有國際觀,都是地方性電影,走不出華人市場。
例如柴智屏的小時代,文雋葉偉民的人在囧途,格局都太小,只有在地文化,缺乏
國際觀。
既然去大陸拍片,就要拍大格局的電影,例如朱大導演的「刺陵」,和國際大導演
吳宇森的「太平輪」,就是很有國際觀,是大時代,大製作,大規模的好電影。
作者: farooq (farooq) 2015-09-28 11:14:00
成本高的大製作不等於有國際觀 有國際觀不等於會賺錢
作者:
mojia (momo)
2015-09-28 11:42:00反串?
作者:
Dayard (..)
2015-09-28 11:58:00刺陵我笑了
作者:
ssarc (ftb)
2015-09-28 12:28:00韓國也拍了很多片,雖說沒有賣很多國外,但在國內也取得很棒的票房,她們有砸很多錢拍片嗎? 還是有跟中資合作?
作者:
pdself (圓夢下一站ToykoDome)
2015-09-28 13:15:00原po反串無誤
作者:
will8149 (大哥,黑吃黑是不叫條子的)
2015-09-28 13:21:00小時代根本必噓……
作者:
siathy (中臺英德日法俄印)
2015-09-28 14:31:00無聊
作者: comparable (灰蠟燭) 2015-09-28 14:53:00
推刺陵,變型金剛四也不錯,果然有中資的注入才有大格局的好電影阿
作者:
ANCEE (安西)
2015-09-29 11:42:00哈 中肯
作者: haruka0105 (遼加) 2015-09-29 22:18:00
噗xDDD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