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 + 有雷 = 可任意置底
網誌好讀版:http://yorkbuster.pixnet.net/blog/post/204500431
麥特大萌劇照:http://imgur.com/zfn0ive
今天要分享的就是Ridley Scott的新作《絕地救援》。
前言,2015年下半年電影,在國片市場,我個人相當推薦鄭有傑導演的「太陽的孩子」與
林靖傑導演的「愛琳娜」,相對的陳玉珊導演的「我的少女時代」或李運傑的「角頭」則
是抱持平靜的態度,至於侯孝賢導演的「刺客聶隱娘」,我是真的吃不下(就像我永遠無
法體會榴槤的美味)。
但說實話的,我個人還是比較帶有「自然科學知識」的「英雄的旅程」類型的片子,用白
話來講,例如科幻片(si-fi)或科普片(science movie),推薦的片單有:Stanley
Kubrick的《2001太空漫遊》(當然A.C.Clarke的太空漫遊系列我也很推薦),
Wachowskis的《駭客任務三部曲》、《雲圖》,Roland Emmerich的《ID4星際終結者》,
Fritz Lang的《大都會》,Zemeckis的《回到未來系列》、《接觸未來》、《浩劫重生》
,Cameron的《魔鬼終結者系列》、《阿凡達》,Ridley Scott的《異形系列》、《銀翼
殺手》、《普羅米修斯》、《絕地救援》,當然G.W. Lucas的《星際大戰系列》和Gene
Roddenberry的《星艦迷航系列》是無可取代的經典。
這一長串打下來,我真的覺得我比美國人還美國人,但住在台灣要拍出這種類型的電影,
真的很困難。因為導演和編劇的科學基礎常識,要很強(若以台灣學測水準來講,自然和
數學兩科都要高標,然後指考的數物化生各拿70分以上),但you know what I have to
say…mostly XD
而今天要分享的就是Ridley Scott的新作《絕地救援》。這部電影改編自Andy Weir的於
2011年開始的連載小說《火星任務》,至於Andy Weir讓我期待的點,主要是他本身所任
職過的公司有《美國線上》和《暴風娛樂》(等等,你說的是《暗黑破壞神》、《星海爭
霸》、《魔獸爭霸》、《魔獸世界》、《爐石戰記》、《鬥陣特攻》等,天呀!那根本就
是有腦又有才的人,聚集在一起的天堂呀!)所以在2013年知道有電影翻拍的消息後,
Andy加上Ridley的組合概念我一定會買單,99.9%的機會!
所以,在台灣首映的第一天,我就衝去看了。坦白說,這部片子如果沒有良好的物理水平
(其碼高中基礎科學的概念要有,要不然裡面的牛頓力學、熱力學、十六位元進位、星體
軌道、太空動力學、無線電通訊、全球定位系統、火箭與太空站對太空探索的扮演腳色等
),保證搞昏觀眾的腦袋。當然,福斯影視和泛科學好心的配合,推出「科學知識和幽默
,能讓人活過在火星被丟包的那些日子」的文章,幫你建立基礎的觀影門檻,。
劇情的內容我並不想分享太多,因為wiki和google這麼方便,手指點點就有了,甚至真的
就像wiki上說的那樣,我一字不露的貼下來:「瓦特尼是火星探索計劃戰神三號的其中一
位太空人,在火星執行任務期間,他們遇上了大風暴,要緊急撤離,只是瓦特尼發生意外
,未能發上接駁小艇,結果獨自一人留在火星上。瓦特尼利用居住艙剩餘的物資,及發揮
其植物學家的知識,在火星上栽種馬鈴薯,他用盡身邊所有的資源希望能捱到下一次火星
任務戰神四號的到來。瓦特尼從廢棄的火星拓荒者號取得通訊器材,成功與地球上的NASA
聯絡,NASA為瓦特尼提供更多的資訊,以確保瓦特尼能繼續生存,另一方面噴射推進實驗
室則研究如何拯救他。NASA最終決定藉助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推進器,讓戰神三號的
隊員,返回火星,接載瓦特尼回到地球。」(靠,阿不就講完了,那還看甚麼?看編劇如
何展現科學知識呀!和美國Geek的浪漫呀!)
若是要用谷阿莫那種幾分鐘調調來講,大概又是「有個叫做瓦特尼的太空浪人,某天運氣
不好,本來要在火星郊遊,結果回程的時候被丟包。還好隊友不是豬頭,好心把所有的露
營裝備都留給了他,所以瓦特尼在美國和中國聯手回來載他前,他在火星玩起真人版開心
農場!」(谷阿莫不要抄我唷!)
回歸正題,其實不談劇情和演技,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說,我這次主要是想談電影作品以外
的東西,分別是「中國崛起」和「美國太空夢」。
首先,自2008年中國舉辦北京奧運開始,中國政治影響力對於全球開始產生明確的威脅感
(或者存在感),在奧運之前,大部分的人們還是把中國當成紅色工廠而已。長久以來,
將娛樂文化視為戰略行為的山姆大叔,儘管有把想像化為可能的好萊塢,也不得不在2010
年後,開始向中國市場低頭(而中國也99.9%確定在今年結束後,將成為世界上電影票房
收入最多的冠軍,當然,這就是美國影視不斷和中國接軌的誘因之一),然後,低頭也有
水準高低之分。低水準的代表就是麥可貝的變形金剛第四集中,不斷以「XX奶粉之類的
置入性行銷」,和「不放棄人民之類的政治宣言」兩種諂媚手法。當然獲得的評價,不在
此贅述。
但在《絕地救援》中,我們可以看到西方人如何用西方的視角,來看待中國太空科技實力
的發展,這是鐵錚錚的事實,中國的確有成為世界強國的本錢,而且他們不斷的進步再進
步。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CASC)的網站上,可以看到許多中國最新的航太發展消息
,而從神舟一號到十號,再看低地軌道(LEO)到地球靜止軌道(GEO)的表現,中國十足
展現商業衛星到軍事衛星的實力。而這些都轉化為《絕地救援》中的硬底子劇本素材,雖
然多少有點誇張,但可以看出來,在現實裡中國科技所展現的實力,不需要吹噓,已經得
到世界各國的認可。
在舊蘇聯解體之後,以俄羅斯目前的經濟基礎與科技實力,暫時已經無法與美國並駕齊驅
;至於歐洲雖不比美俄,但走務實路線的太空政策,也保持一定程度的水準;而印度與日
本的太空實力排在歐美俄之後,但綜合能力的表現,仍距離前三者有一定的距離。至於近
十年快速崛起的中國,在太空競爭競賽的排名,已經逐漸取代俄羅斯,坐穩老二的位置。
距離表定2020年建立中國自主的太空站,也剩下五年的時程而已,而在太空發展不斷穩健
發展的中國,也越來越有機會挑戰美國的太空霸權地位。
美國除了受制經濟發展的瓶頸,在面對世界各地政治版圖變動帶來新的軍事平衡,勢必耗
費大量財力、物力和人力,這一切終將影響美國國會,對太空發展表現遲疑的態度,而在
美國國會刪除「重返月球」計畫的預算後,美國的太空夢甚麼時候才會順遂?冷戰時代,
美蘇抗衡,美國還利用「星戰計畫」拖垮蘇聯,而後阿波羅計畫與阿姆斯壯的登陸月球,
更讓美國坐穩長達50年的太空霸主地位。如今,美國究竟甚麼時候讓太空人重返月球,甚
至登上火星,反覆無常的預算干預,讓NASA和JPL等一票天才處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甚至最近還被中國的太空軍事部屬,逼得必須重整太空計畫?目前看起來,美國的太空
夢似乎暫時只能透過小說和電影,安慰自己吧?
總而言之,中國崛起是肯定的趨勢,不管你喜不喜歡中國,中國就是會越來越好,越來越
強。越來越明顯,美國的電影影視、文化娛樂、工業製造、科技研究、金融經濟等,越來
越多層面必須仰賴中國的影響力(例如市場和區域政策)。至於美國還能維持全球霸主地
位多久,始終是一個令人好奇的問題,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現在,美國快要領導全球一百
年了,那下一個一百年,真的會是東方風嗎?
「起風了,丞相!」我看著《絕地救援》笑了。
p.s. 其實抽掉美中兩國近代的權力關係認知,和太空運動的發展脈絡歷史常識,以及麥
特戴蒙精湛的獨幕劇演出。真的拿掉這三點,那麼,《絕地救援》這部片,我感覺很像是
一部Discovery委託福斯公司製作的科普教育片。如果觀眾不是一個太空浪漫主義者,或
者對科學具備一定基礎,或許會看不下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