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技術面而言,本片除了第一場戲,車禍傷者臉上的血很假之外,其餘每個畫面都非常細
緻,人的血不是透明的,不是透明的啊,顯然導演要多看看水果日報!此外本片的劇照似
乎與「生命中美好的缺憾」非常雷同。劇照是這部片給人的第一印象,怎麼
可以與其他電影雷同,會讓人懷疑導演的誠意。
就人物關係而言,育偉面對的是老婆與小孩二選一的困境,救我老婆,這是他的答案。心
敏只是未婚妻,沒有身份,死者的媽媽沒有接受她,而在家祭時家屬答禮時,她終究不是
家屬,只能一個人跑出會場。沒有血緣關係並不會比較不悲傷。
除了哭之外,還有什麼方法能呈悲傷?在看電影前我就有這個疑問。記得同事跟我說過:
「日子還是要過,處理面對就是了。」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能勾引起人的回憶,放在桌
上還沒收拾的碗盤、打開蓋子的鋼琴、一起看過的漫畫書、死者曾經演奏過的音樂、死者
穿過的衣服,導演設計許多物件引起生者的悲傷,悲傷無所不在,利用「賭物思人」的設
計來表達悲傷,的確很高明。
對於宗教儀式,基督徒及佛教儀式究竟那一個才能讓死者安寧生者安心?在電影裡,導演
其實給出答案。基督教的儀式是熱熱鬧唱歌禱告、與會人士熱鬧交流,教友真的有陪伴嗎
?上帝真的存在嗎?或者一切只是讓教友安心?我認為答案導都在電影裡告訴觀眾了,縱
使我是基督徒,我也無法反駁導演的觀點。
如何在電影裡串起兩個人?透過關燈開燈、入睡醒來、開門關門的動作,讓兩個人有一致
性,也讓畫面的轉換平順不突兀。而後兩個人各自完成另一半未完成的事、各自在同一寺
廟完成每個「做七」的儀式,坐在同一部車離往寺廟告別亡者。以創作角度而言,這部電
影處理兩位主角關係的手法極為細緻,值得仔細觀察學習。
電影裡有一場床戲,在觀看時讓我很不舒服,我心裡想著的是:「搞什麼,妻子剛過世,
就慾火難耐需要找別的女人上床嗎?」導演曾經解釋這是悲傷的爆發,當壓抑到某種程度
時,總是需要把情緒釋放出來的,而就自然而然有了床戲。東方人總是習慣把慾望藏在心
裡,導演在電影中大膽的呈現人性及慾望,而不落入禮俗教化,這是一大突破。
生者的日子依舊,於是電影中兩個主角決定繼續完成另一半未完成的事,事情完成後,慢
慢放下對死者的思念,重新拾回自己的生活。原來必需沉浸在傷痛中才能讓人重新建構自
己是誰。
「花開花落終有時」,導演巧妙安排一場戲,串連死者的過去及生者的未來,而這幾個字
也揭示了佛教「做七」的意義之所在,也呼應電影名稱「百日告別」。
總之這是一部很棒的電影,畫面細緻、音樂搭配合宜、男女主角表演功力強大、情節設計
巧妙、娛樂之外同時傳達人生哲理。記得帶衛生紙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