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總說半百如同一腳踏進棺材中,而來到這個歲數的中點25歲的第一天,想以「百日告
別」來一窺生死的課題,只是事與願違,連續兩家戲院都滿場的情形,讓我最後抱著心願
未達成的遺憾結束了我的一天。
過了一個禮拜,終於還是在電影下檔前趕到戲院,哭哭啼啼的度過了一個半小時的片長,
走出戲院外時,感受著轉涼的氣溫,電影情節的餘波還感染著我,彷彿耳邊還能聽見劇中
敲打的琴聲。
「百日告別」很壓抑,一開始表現的情緒溫吞不易顯,慢半拍的後知後覺,是痛到極點的
麻木,但卻又會在突然間情緒宣洩而出,讓人感受到那真切的痛感。整部電影就在壓抑與
爆發來回擺盪,從一開始不願面對,到承認愛的人已不在,至尾聲時總算開始釋懷的眼淚
,每一次醞釀過後顯現的情緒轉折,也是一次次的心境波動。
男女主角在參加祈福會前相遇,法會結束後並著肩走路下山,短暫交談間一句「你有想過
之後要做什麼嗎?」牽起兩人的念頭,分別後各自執行起尚未完成的「儀式」。女主角前
往沖繩一個人度蜜月,展開原本計劃兩人一起走訪的美食之旅,但每晚回到飯店依舊無法
面對未婚夫離開的事實,枕在枕頭堆砌的人型抱枕中才能入睡;男主角一一登門拜訪鋼琴
老師妻子教導的學生住處,歸還再也無法履行的學費,試圖從中找回一些妻子生前的片段
,而後在琴聲中開始懂得放下。
「花開花謝終有時」
短短的一句話,是女主角未婚夫幼時所寫的簡短句子,為當時失去摯愛的國中老師所寫,
也像是未婚夫在隔著時空對著女主角低喃,告訴她「起床了」別跟自己過意不去,而也就
是這簡短的話語,讓自殺未遂的女主角在哭過後重新振作起來。
尾聲,男女主角在百日過後的祈福會上,第三次相遇,一同坐在下山的小巴中,女主角輕
輕的問了句:「手還沒好呀?」
「快好了。」如同心中的傷口也正在痊癒。
「不知道多久?」究竟要多久才會完全走出來呢?
「不知道。」一時半刻難以全然放下,但是會好起來的。
最後的場景,小巴帶著一群從祈福會中散場的人們,也帶著他們的思念,在彎曲的山路中
穿梭,或直或彎,如同人生的道路,車燈時明時滅,就如無可預測的失去,但人生的路還
是要繼續努力的走下去,直到末了的黑暗來臨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