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生》為何落金馬 (雀雀)
金馬獎於華語電影圈地位崇高,然因是台灣主辦,故其得獎者國籍身分總會觸動島內人民
政治神經、引發議論。儘管金馬52台灣靠大師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和中生代張作驥的
《醉‧生夢死》等作品在22個競賽獎項中拿下12座金馬,但《灣生回家》鎩羽而歸敗給中
國紀錄片《大同》一事還是在網路上引發論戰,台人在情感寄託以及未看先判的激情之下
認為給《大同》這部中國禁片金馬獎是種打壓台灣人意識形態的伎倆,把《灣生》講成為
政治不正確的壯烈犧牲品。
筆者有幸觀賞過這次入圍金馬獎的全數作品。《灣生》以日人返鄉尋親的感性氛圍取勝,
扭轉了台灣黨國教育下的國族認同,大賣三千萬票房,多少也反映台人目前意識形態。這
樣勇敢的大議題,也難怪能夠在近年流行熱血夢想、溫馨淚水的台灣紀錄片潮流中殺出、
成為入圍金馬紀錄片的台灣代表。而《大同》也是大議題,藉由跟拍前中國大同市長五年
的造城計劃、拆遷10萬住戶的工程,探討都市發展與居住正義的權衡與弊病。另一部入圍
影片《我的詩篇》則用影像詩與精工剪輯炫化了中國工人困境與勞工權益問題,依然是國
際共同關注的大題。
無法呈現全面觀點
對照台灣,近年社會運動蓬勃、貪官污吏也不曾少有。居住正義從文林苑爭議到大埔事件
、南鐵東移,工運從關廠工人連線到國道收費員抗爭,還有反核四、美麗灣、媒體壟斷、
食安風波等事件,事發時雖也有為數不少的影像紀實與專題報導,但大多篇幅過短、拍攝
策略呆板且視角與技術簡陋,無法忠實呈現全面觀點,頂多只能稱作是新聞記錄或組織宣
傳,無法變成一部完整電影作品進而發揮深層的影響力。
追根究柢,精采的紀錄片永遠無法離開對土地、政治、社會、人性的關懷,但回頭看看台
灣社運紀錄片《太陽.不遠》上映沒熱潮,連《太陽的孩子》將社會議題轉換成軟性題材
、容易入口的劇情片都徒然換來無法突破千萬的票房結果下,你我又怎能期待台灣有創作
者或投資人願意去拍更多有觀點而質精的紀錄片,來與對岸抗衡?
當大夥兒用鍵盤嚷嚷著不想將獎座頒給中國紀錄片的同時,請捫心自問是否染上了強國的
玻璃心?要不,不如去關心台灣土地生活與周邊社會政治,讓「關注」的能量成為台灣紀
錄片潛在市場,讓更多在地議題能被投資與紀錄創作,成為金馬奪獎熱門。
影評人
http://goo.gl/QDwv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