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wyes1688 (twyes1688)》之銘言:
: 哈哈
: 我不完全相信這一群人講的話
: 首先: 台北電影節一直都是紀錄片拿獎,這是不是代表 台北電影節圈子太小
: 或者定位過小,或者有一些問題
: 事實上這一些人在這一圈子搞不好有一些盲點,受限於他們自己的一些模式
: 一直限制在自己的圈圈
: 電影節本來就應適當的商業化
: 我用不同的方向思考:這一群人是對的嗎?
: 當一群人一直用某些思考,當有人提出不一樣的方向,就會集體攻擊
我支持類似這樣的講法,
這個圈子長期以來只有非我族類者死,
你只要威脅到他們既有的生存地位,
他們就會反彈.
因為他們有的人怕會沒有靠這些就會沒有生存空間.
如果台灣的演藝界這麼厲害的話,
為什麼不像美國成立影藝學院,
奧斯卡學員秘密投票的方式來運行?
為什麼類似金馬獎就要幾個評委定生死?
同樣的情況存在台灣其他類似的環境裡面,
他們已經習慣靠一個或數個既得掌控的媒體平台來篩選自己人,
保護自己人,
當網路時代來臨時,
被實際市場威脅時,
他們開始靠納稅人的補助掌握一些資源平台,
企圖讓非歐美文化或電影入侵的勢力下,
扔想佔有僅剩下的可以生存的資源空間,
卻不自我改進反省,
為什麼這個圈子不進步?
在國外,
也是有靠納稅人補助下生存下去,
但沒有必要到完全將這些資源分配給這些特定的族群來篩選,
說實在的,
你要自己實力夠的話,
你也可以學有些美國獨立電影自己募款,
不需要靠納稅人在補助某些資源給你.
在美國募款,
不只是電影或文化圈,
大部分有的募款都是先自費花一些經費拍出一些成品來,
才會讓人看到實際上的成績想要掏出錢來贊助.
而在台灣常常看到只是一些紙上談兵的計畫,
就想要拿類似納稅人補助的方式或是其他的人募捐.
要不然就抱怨台灣的觀眾不懂藝術?
台灣人不懂藝術怎麼會選擇美國電影不看你台灣拍的電影?
你有沒有想過你們這些族群的特定圈子,
不斷重複沒有創新的拍攝一些成品出來,
讓人不想選擇把錢掏出來給你.
即使是一些市井小民,
常常看到新聞說某某背後出資者大戶如何如何?
他錢多又如何?
你拍出來的作品有人看嗎?
錢在怎麼多有比看得人掏錢聚集起來的多嗎?
那種相對之下的比例能看嗎?
沒有那麼多你就要檢討自己是否有那種能力拍出像樣的作品?
你要拍獨立電影非主流電影.
ok啊~
但不要長期占用納稅人的資源,
設計那些奇怪的評審或其它的制度來維護自己圈子的利益好嗎?